毕文华(左)经常和老伴朱炳柱回忆苦难岁月 记者江丹 摄□本报记者 江丹
“这些事厂里的老人都知道,我说合适吗?”毕文华问。这位79岁的老人如今住在白马山附近,窗外就是畅通的京沪铁路。从爷爷开始到自己的孩子,毕文华一家四代都是铁路大厂(济南机车工厂)的工人。她经历过这家百年老厂的辉煌,也见证过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
八岁孩童进厂做工 鬼子监工带锤监查
1937年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第二天便控制了铁路大厂。当时,毕文华的爸爸正在厂里工作,每个月领了掺橡籽面的粮食回家,供一家五口生活。迫于生活,1944年,8岁的毕文华跟着父亲进厂做童工,她所在的车间叫“家庭作业场”,全是像她这样八九岁的孩子。
一开始,毕文华和小伙伴们负责攒煤球。黄土和煤粉混合和成泥,他们围着那些泥坐在地上,抓一把放在手里攒来攒去,攒圆了就放在木板上晾着。天冷也得这样攒,他们的手都冻得裂出一道道口子。快收工时,一名日本监工拿着一把长柄尖头的锤子,来回巡视检查,看到哪一个煤球不合格,就用锤子敲碎,吓得他们赶紧重新攒。
几个月后,毕文华和小姐妹被安排到另外的作业场,每天抬着一个铁桶,去捡火车头上拆下来的螺丝钉、螺丝帽等。这些小零件被送回车间后,会被翻新再利用。毕文华记得,当时厂里的墙上都装着电网,下班出厂时工人要被搜身,防止生活困难的工人们拿着厂里的零部件出去卖了。有一回,日本人从一位工人身上搜出一枚钉子,罚他脱光衣服,抱着20多斤重的石头,顶着寒风站在厂门口。
毕文华说,在她做童工的那段日子里,印象中从来没有发过工资,只有一回发了九斤白面。
日本教员儿子战场死掉 抡洋镐暴打工人出气
毕文华说,1944年时,国民党部队派出的飞机时常在厂上空盘旋,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轰炸了交通线。一天中午,她正跟父亲在车间吃饭,飞机又来了。因为她害怕,父亲带她躲到防空洞里,其他工人像往常一样没有把这当回事,以为飞机吓唬吓唬就走。结果飞机扔了炸弹,重点轰炸动力车间,“目的是破坏机车对日本前线的供给”。很多工人没来得及躲避,伤亡不少。
那些伤者被抬到附近小学的操场上,接受“手术”。“给伤者做手术的除日本军医外,竟然还有不懂医的日本人。”毕文华说。据《话说百年铁路大厂》记载,手术中没有使用麻醉针剂,他们用麻包裹着伤者的头部,用锤子击晕,然后用钢锯切去伤者的手脚,再粗针大线缝合。毕文华说,有些伤者的手脚本可以保全,却被一锯了之。
毕文华回忆,有一天,厂里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见习生刚上课,便被教员村田召集到操场上,“他们被要求扒光衣服站成一排后,村田抡起洋镐把一个个挨着打过去,洋镐把打断,就用断的继续打,直到他累得没力气了才住手。后来才得知,村田的儿子在前线战场,被中国的抗日部队打死了,村田只能拿他们出气。”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毕文华已经离开铁路大厂去上小学。她从大人那里得知这个喜讯,“我们也参与庆祝了。”
新闻推荐
时报5月5日讯 (记者陈延鹏)5日,记者从槐荫区市政、交警部门获悉,9日开始,槐荫区经二路(纬十二路至纬五路段)将进行道路及各管线施工,工期计划为3个月,预计8月上旬完工。交警部门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根...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