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熟题不大意 生题不慌乱
吴喆:济南燕山学校物理教研组组长,曾获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
在近几年的物理学考中,实验探究题考查的不单是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侧重于对提出科学问题、选取实验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处理有用信息的能力的考查。试题是以课标规定的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改编来的,既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于实验的复习有以下几点建议:
1、注意明确实验目的或原理、器材的选取及选取原因、实验中要观察或记录的要点。例如2014年第24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因为();实验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支蜡烛的要求是();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甲”或“乙”)的一侧观察。这个实验在答题时应明确是对所成的“像”进行观察和研究,所选的器材和观察的位置都应本着能确定“像”、能得出“像”的特点为目的。
2、认真审题,看清探究主题,不要答非所问。遇到熟悉的题目时要注意有没有新的变化;答题时对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的总结都要围绕实验的主题,就题论题;得出的结论应注意控制变量和因果关系,尽量说出具体关系。
3、遇到“生题”不要慌乱。一般没有见过的题目其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难度可能并不大,只要通过阅读题意,提炼出有用信息,就能突破。例如2014年第26题“电风扇通电后,通过电风扇的电流变化情况是()”。这一题在平时并没有进行有关的探究,但只要通过仔细阅读题目中前面对小灯泡亮度变化的介绍,就可以分析出电风扇电流的变化及器材选择的理由。
简答题 三步走 沉着应对拿满分
孔铮:济南五中物理教师,曾获历下区物理教学能手、山东省青年教师物理优质课一等奖、全国教育电视说课一等奖。
简答题是今年济南市初中物理学考新增加的题型,每道题3分,两题共6分,占物理试卷满分(90分)的6.67%。以下是平时学生在简答题练习当中容易出现的几点错误:物理知识点不明确;语言逻辑关系混乱;内容表述不全面。
简答题的情景多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应用中的一些现象,问题的设置也总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或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考生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首先,考生要找出情景中这些现象和所学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确定用什么物理知识来解答,即找准与之对应的原理或规律。然后,用逻辑的语言来解释问题,应符合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即叙述要条理清晰。最后,查漏补缺,检查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即说全关键词。
例题:在人工降雨时,人们常用飞机向空气中喷洒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形成大片降雨云,进行人工降雨。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下人工降雨的形成过程。
分析:1、与此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升华、凝华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
2、解释时应当按照人工降雨过程中出现的物态变化的先后顺序以及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特点来叙述。
3、因为简答题的分值是3分,所以答案中必须出现3个得分的关键词,即“升华吸热”“放热凝华”“吸热熔化”这样才能确保答题内容的全面。
参考答案: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气体温度降低。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生热,熔化成为小雨滴降落下来,形成降雨。
答题小贴士:考试时,考生可以用给自己打分的方法检查所做答案是否符合简答题的要求。总之,心态要沉着冷静,答题要准确详细,才能确保满分全拿。
新闻推荐
节后上班首日公务自行车抢手市中计划首批推300个名额结果500余人申请临时卡
刷IC卡取用自行车,就是这么简单。 记者王锋 摄时报5月4日讯 (记者刘景丰 通讯员韩天鹏)5月4日下午2点,济南大厦一处停车棚里停着一溜儿翠绿色的自行车。一名工作人员拿着一张智能IC卡在停车...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