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舒涵和教练展示奖牌。
女报记者赵晓明 摄
女报讯(记者 刘雅然)近日,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在成都举行,济南8岁女孩柏舒涵斩获游泳项目3块金牌。5月21日,女报记者见到了这名游泳小将,教练蒋楠说,柏舒涵是先天性智障,也是自闭症患者,用了3年时间才学会游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
5月15日,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特奥游泳项目决赛在成都举行。来自济南泺源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柏舒涵,是所有项目中济南市派出的唯一一名运动员。小舒涵参加了女子8-11岁组50米蛙泳、100米蛙泳和200米蛙泳三项比赛。据了解,811岁组是整个游泳比赛年龄最小的组别,小舒涵也成了全场年龄最小的选手,同组的其他选手不仅年龄比她大,且个头也高出一大截。
对于小舒涵取得冠军,她的教练——济南泺源学校专职游泳教师蒋楠坦言很意外,对于智障的孩子,能完成比赛且不犯规,其实是非常大的考验,速度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我当时汗呼呼地往下流,就怕她犯规。她在游第一个五十米的时候抓边儿了,差一点就犯规,幸好及时松开了。”回忆起比赛现场的情形,蒋楠还是替小舒涵捏把汗。正是凭借扎实的技术动作和最低的出错率,小舒涵击败了其他选手,成功折桂。
大家都称自闭症的孩子是“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采访过程中,小舒涵静静地坐在一旁,有时会咧嘴笑笑,对于大家的提问,却从不开口作答。对正常的孩子,学会游泳一般一周就足够了。虽是特奥会冠军,但小舒涵学习游泳之路却足足走了三年。蒋楠说,蛙泳腿脚动作一共四个:收、翻、蹬、并,大家习以为常的收腿动作,小舒涵却始终无法理解。蒋楠和小舒涵的妈妈董玉绘想了很多“土办法”,董玉绘每晚帮小舒涵摆好“收”的腿型,再用绳子捆起来,让她体会收腿的感觉。这种练习坚持了一整年,小舒涵才慢慢懂了收腿。
有付出就有回报,蒋楠说,载誉而归后,小舒涵还要继续学习仰泳、自由泳和蝶泳,争取参加四年后的第七届全国特奥会。
新闻推荐
“一元创富”的信息在朋友圈疯传。女报讯(记者 薛冬)这几天,济南市民刘女士发现在微信朋友圈里,一条标题为“一元成就千万梦想!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文章被频繁转发,宣称“投入1元钱,即可终身...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