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口乡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王泉寺陈斌摄点击查看原图6月13日上午,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山东主场活动暨“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媒体齐鲁行”在济南启动。此次活动,有来自中央、省市和香港媒体30多位记者编辑参加,将分两个阶段,先后在济南、曲阜、邹城、枣庄、泰安,以及淄博、潍坊等地,重点围绕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乡村记忆”工程、博物馆建设等采访报道。而作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山东省确定的“乡村记忆”工程相关村镇的建设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乡村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发掘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不久之后,它们也将为更多的“乡村记忆”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与借鉴。记者窦昊
上九山村:每天多至万余游客
去年9月,本报曾经报道过邹城市石墙镇上九山村的“荒村”开发项目。转眼快过去一年了,上九山村也已经入选了山东省的“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这个村的建设进展如何,这让包括记者在内的不少读者牵挂。6月14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了上九山村,看到的村庄情形与去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似乎又有些变化。“我们就是要做到最小干预的原则,把原汁原味的乡村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样才是最有魅力也是最吸引人的。”上九山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负责人黄明利说。
之所以说上九山村与大半年前记者所见的情形差不多,全都是因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村子的风貌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了。“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原先村子中的基础设施太差——这也是村民为什么要搬离上九山村的原因,因此村子基础设施必须要提升,但是众多的管道、电线如果走明线,那么这个村子的风貌将遭到很大的破坏。但如果走地下,则面临众多困难。”黄明利说。记者注意到,由于石头是上九山村最普遍的建筑材料,因此房屋、道路,全都是用石头垒砌的。特别是村中道路,往往是一大块青石半埋在地下,人们踩着青石而过,这种道路埋设管线,其难度可想而知。上九山村开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必须先凿开石头,埋入管道之后再把石头恢复,如果不是经人指点,游客们根本看不出来脚下的大石头路有什么不同。而这种努力的结果也很明显——在一间曾经破败的荒弃小院内,经过改造,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一个拥有优雅小院的高档客房:外面看似普通的石头房,内部不仅装修风格古朴别致,而且抽水马桶、淋浴等酒店设施一应俱全,预计正式运营后,这间带着小院的客房标价将达到千元左右一晚。
不仅仅是高档的客房,原有的院落经过修复改造也变得错落有致。以村中的“萧进士院”为例,经过改造,院中原本竖立旗杆的位置由于挖出了一块巨石,开发者便在这里制造了一个龙头喷水的小品景色,这立刻提升了原有院落的气质,并且显得自然和谐。
“目前上九山村300余套明清风格的院落已经全部修复结束,到七月底,管网就能全部敷设完成。十月左右就可以正式开门纳客,预计试营业期间门票在五十元左右,而且还能买一送一。”黄明利说。
在上九山村的西大门停车场,黄明利指着不远处的青山告诉记者,关于上九山村的旅游开发,目前正在进行的仅仅是一期工程。不久之后,他们将启动二、三期工程,除了开采温泉,还要种植大型的玫瑰园、红枫园,让上九山四季有美景。“今年五一期间,上九山村天天有超过一万名游客慕名而来。而最近一个月,在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之后,前来参观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等到正式运营收费后,预计游客数量不会比这一数字少,而且随着名气的增加,上九山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这样便能达到开发者、村民、当地经济等多方面共赢,村子也会得到更好地保护与利用。”上九山村旅游开发项目的工作人员说。
兴隆庄村:住在自家院里每月拿两千多工资
6月15日,记者来到了枣庄市山亭区兴隆庄村,现场感受到的气息是村子面貌古朴明亮,但商业化味道已然明显。
作为一个清朝乾隆年间才形成的村庄,兴隆庄村历史上一直名为“穷命庄”,而它的初始建设者为逃难而来的一单姓人家和一陈姓人家。作为当地最容易获得的材料,“穷命庄”从道路、房屋墙壁、屋瓦无不是用石头制成的,而这也形成了“石板房”的别样风貌。建国后,“穷命庄”改名为兴隆庄。但由于交通不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里的青年人多陆续搬离兴隆庄所在的山上,但仍有部分年长者难舍故土,仍在此居住。
现如今,兴隆庄已经被开发为翼云石头部落旅游景区,门票八十元一张。进入这里记者看到,兴隆庄里不仅有鳞次栉比的石板房,还有不少原住村民在此进行“表演”项目。之所以说称为“表演”,是因为他们所做已经不再是生活的必须,而是纯粹的展示,比如村口的皮影戏、铁匠打铁等技艺,始终会围着一圈游客惊叹连连。不仅如此,村子的开发并未与“人”分离,除了技艺展示者,部分村民仍然住在村中的石头房子里,围绕着村子进行生活。村民路殿贵今年已经65岁了,本来他和老伴儿已经搬到山下居住,但在兴隆庄村的景区对外营业后,他们又重新搬回了老房子里。搬回来之后的路殿贵不再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了,他已经变成了景区的保洁员、巡防员,每个月有固定收入两千多元,这比不少在城市打工的年青人挣得还多。这在以前他根本不敢想。
在兴隆庄的主体景区也就是石板房的村子里,商业化一直保持着克制的方式:部分住在景区内的村民被允许在自家石头房的院落里进行简单的生意,比如摊煎饼、卖冰棍饮料等。这相比较于国内部分知名古村镇的开发来说,兴隆庄的商业气息并不浓郁,因此也被更多喜欢寻找记忆的游客所喜爱。但在村庄的顶部,一个大型的滑草场及露天舞台等设施又显出了景区开发的另一面。不少游客纵情其间,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开发破坏了村落的人文生态环境。“在最大限度保留村落原生状态的同时,我们也让部分居民回迁入村中生活、参与旅游展示,让老人与老村结合。但在这一基础上,旅游项目的开发也要顾及更多游客的需要及考虑效益问题,因此在村庄主体景区之外进行一些适当的开发,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并不会破坏整体的效果。”翼云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大津口镇:努力争取泰山游客“分流”
作为泰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一个行政建制,大津口镇内包括9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人口超过15000人。此次大津口乡被选入“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它的情况和上九山村、兴隆庄村等并不一样,它并没有像某个地方集中了全部文化遗存,而是包括博物馆、寺庙、古树、农业遗产等在内众多遗产散布于境内。
举例来说,在大津口乡境内,至今留存有周天子、秦始皇、汉朝皇帝等登封泰山的御道遗迹。此外,大津口乡境内还有建于北魏的玉泉禅寺、泰山段齐长城的遗存、特色民居等。“这些东西放在哪里都会是吸引不少人的地方,但是它们都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内,巨大的光环把这些美景都掩盖住了,来这里参观的人,特别是外地游客并不多。”玉泉寺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以玉泉寺为例,6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尽管当地景色优美,该景区门票仅为20元,但是其中游客并不多。一个小时参观下来,记者在景区内看到的游客数量不超过20人。“这已经比过去有了提升,有时候一天都不超过10名游客,被选入‘乡村记忆\’工程的名单见到了效果。”上述工作人员说。
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吕继祥告诉记者,大津口镇虽然全镇被纳入“乡村记忆”工程的名单,但要面临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在镇域内有些村落的建筑物由于是近年建设,其与整体风貌并不协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改造甚至拆除。同时,对于镇域内的农业项目,可以发展农家乐之类的乡村旅游,同时做好村民居住及祖宅使用的问题。”吕继祥说。除此之外,他还表示,为了能够长期保持村庄原生面貌,把“乡贤”纳入农村管理的队伍中来非常有必要,可以更加直接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泰山景区的名气太大,许多好的东西可能就会被人们忽略掉。下一步,借着‘乡村记忆\’工程的快车,得把大津口的名气也叫响,让更多游客在登泰山的同时,也享受当地最接地气的东西,这才能更好地了解齐鲁文化。”泰山风景名胜区的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沪指“深V”反弹再度剑指5000点创业板暴涨逾4%,机构普遍认为“牛市趋势未改”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张恒)连续两日重挫之后,A股昨日迎来超跌反弹,沪深股指双双上演“深V”走势,实现近2%的较大幅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