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中国汉碑半山东石在深闺人未识

来源:山东商报 2015-06-04 16:12   https://www.yybnet.net/

山东是目前全国现存石刻最多的省份点击查看原图山东,是目前全国现存石刻最多的省份。从古人收藏拓片开始,石刻和拓片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人们将这种收藏称之为金石学。独特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山东石刻的产生和保存创造了条件。而下一步,如何让大众意识到石刻和拓片的价值,则是一个新的问题。

拓片曾是顶级藏品

在谈到此次的美国之行,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曾对媒体表示,此次展示的目的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讲中国故事,让文物向海外观众传播山东深厚的古代文化”。

或许对于大多数不了解石刻的国人来说,古人在数千年前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和图像仅仅只是文物,而那些乌黑的拓片也不过仅仅只是“一张纸”而已。

但是早在古代,中国的藏家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石刻和石刻拓片背后那无穷的价值。“我们现在说起艺术品收藏,可能会说收藏书画、文玩、玉石杂项等等,但是在古时候的艺术品收藏,最高级别的是收藏古籍和金石拓片。”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赖非这样对记者表示。

“金石拓片的收藏价值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价值。”赖非表示,古代的印刷术并不发达,因此对于读书人来说,寻找字帖就成了一件大事儿:“很多刻在石头上的书法,就被制作成拓片,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东西。而且除了书法之外,石刻上还会有一些造像,这对于绘画者来说,也同样具有价值。”

此外,拓片上往往记载着许多历史资料,而这也让不少藏家学者趋之若鹜:“很多石刻上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从历史角度来说,金石拓片有着独特的价值,大家可以从一纸拓片或者一块碑文中,了解推演出很多东西。”

也正因为如此,在古代的时候,金石收藏成了整个艺术品收藏中的顶级收藏,不少金石学家不惜耗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对这些金石和拓片进行收藏研究,例如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就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

山东石刻存量居全国之首

作为文物大省的山东,目前是全国范围内现存石刻数量最多的省份,尤其是汉碑数量最多,占据全国的60%,故有“中国汉碑半山东”的说法。“从秦汉到唐五代,目前我们馆里的石刻拓片有4000多件,”管国志告诉记者说,除了拓片之外,目前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里还珍藏着96件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文物的石质石刻。

说到山东最珍贵的藏品,非秦二世刻石莫属,它不但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同时还被称作年代最久,价值最高的文字石刻:“这块石刻之所以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秦二世胡亥的诏书,而且还是丞相李斯篆书并镌刻而成的,因此它的书法水平也是最高的,被称为小篆之祖师。”不过遗憾的是,这部原文222字的石刻,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遭到了破坏,目前仅残存10字。

除了秦二世刻石之外,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麃孝禹碑可以说是汉碑的始祖。可以这样说,古代石刻资源遍布齐鲁,古人所推崇的中国三大书法宝库,两处在山东省。嘉祥武梁祠、长清孝堂山、临沂北寨村、安丘董家庄等一批汉墓被誉为汉画像石的极品。青州的佛教造像更是美轮美奂。而珍藏在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里的东汉胡人俑、德州高氏墓志刻石、青州佛像造像也是馆里的镇馆之宝。而在山东省境内,能够保存下如此多的石刻作品,也与山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济宁邹城的铁山上,有一组北朝时期的石刻作品,而其中的四句话颇有深意——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很早就清楚竹简纸张很难长期的保存文字,因此选择了石刻。”而这些石刻,最终也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山东的石刻多,一个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赖非表示,石刻不会因为气候原因而遭到迅速的破坏,因此可以长时间保存下来:“很多刻在山上的石刻作品,也很难被人为的破坏,另外一个原因是山东的地质特点,属于典型的北方山麓,说白了就是石头山,石头多,便于石刻创作。所以这也就使得咱们山东能够保留下如此多的石刻作品。”

石在深闺待人识

2日上午,当记者来到青年东路6号的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时发现,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办公楼,而穿过办公楼后,才会看到一个“展厅”。“说是展厅,其实就是我们的库房修改的,很多展品不得不透过借展的方式进行陈列,而对于石刻拓片展,在我馆现有的条件根本无法展出。”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对记者说。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中国石刻有三大博物馆,一个是西安的碑林博物馆,一个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还有一个就是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而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又是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省级专题性石刻博物馆,但是与另外两大石刻博物馆相比,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显然寒酸了很多。

谈到这一问题,管国志也显得有些无奈:“其实按理说,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展馆的。”从1981年成立博物馆至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始终缺少一个展厅,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只能通过“借展”的形式来展出自己的藏品——即将自己的馆藏藏品借给其他博物馆展示,或者是通过与其他省市博物馆及院校联合办展的形式进行石刻艺术的展览与交流。

在管国志看来,山东的石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他也很清楚,大多数人对于石刻和拓片了解的还不够:“百姓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今后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一件事,要让古老的山东石刻唱新歌,为咱老百姓述说更多更美山东的故事。”

在经历了今年5月份的美国之行后,管国志对于石刻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充满了自信:“我想连美国人都对咱们的东西感兴趣,那么相信我们自己人也会逐渐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的。我们会通过整理我们的藏品,把石刻艺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山东的石刻艺术价值。”

相关链接

那些神秘而宝贵的石刻

作为山东石刻研究的学者,管国志对于目前山东石刻的现状非常清楚,而他也向记者讲述了目前山东石刻中的诸多精品。

最宏大的书法宝库

事实上,早在晚清时期,即有学者指出,北朝书法有三大宝库:一曰龙门造像,一曰云峰刻石,一曰邹县(今邹城)四山刻经。三宝有两处在山东境内,足见山东古代石刻艺术作品地位之高。

分布在莱州市的云峰山、大基山,平度市的天柱山和青州市的玲珑山上的云峰群刻,共有北魏北齐作品45种,内容体裁丰富多样,书风篆势分韵草情毕具,是中国书法史上难得的珍品。主持书写和镌刻这些刻石的郑道昭,被奉尊为北朝书圣,与王羲之并驾齐躯。

镌刻于北齐北周时期,分布在济南千佛山黄石崖,平阴书院东山、天池山、大寨山、云翠山、二鼓山,东平司里山、银山、洪顶山,宁阳凤凰山,汶上水牛山,新泰徂徕山,泰山经石峪,邹城峄山、阳山、尖山、铁山、葛山、岗山,滕州陶山等20余座山上的北朝摩崖刻经,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书风亦隶亦楷,特点鲜明突出,被康有为称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且又衬之以山林峭壁、流水钟声,作品不仅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还与佛教义理融为一体,其场面之博大,气势之恢宏,堪称我国书法史上一绝。

艺术价值极高的墓志

墓志是我国丧葬习俗的独特产物与重要内容。秦以来,它经历了漫长的蕴育、起源、完形、发展、定制等复杂的过程。留下的大量作品,在习俗上可以看作是逝者带入另一世界的“介绍信”,从文物上讲,它则是人们珍藏在地下的一份文献档案。它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是其它对象所难以相比的。山东是我国墓志出土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北朝隋唐期间的名门望族墓志,旧存的有“刁遵”、“鞠彦云”、“李谋”、“李璧”等墓志,建国后出土的德州高氏家族墓地、临淄崔氏家族墓地、泰山羊氏家族墓地、济南房氏家族墓地的墓志,均以其资料的系统完整、形制的多样丰富、书艺的高妙精绝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新闻推荐

百臻堂“会员特惠日”正式启动 保真日照绿新茶会员仅需68元/斤济南最低价,限量100斤,先到先得!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告诉读者们一个好消息,《山东商报》旗下服务品牌——百臻堂,在今天正式启动“会员特...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汉碑半山东石在深闺人未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