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记者 范开云
近几日,有这样一群家长,他们竟然参团或自驾车带着孩子去参观豪华别墅,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成功欲望。他们告诉孩子努力学习,财富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只有从小努力学习,树立财富理想,渴望成功,长大了才有机会成为富贵一族,才有能力购买几百万元一套的度假别墅,才能每到假期、周六日就可以带上父母、孩子来这样度假。
这样的做法引来无数人的痛批,但其中折射出的财富教育理念并不是个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家长该如何定义成功,并如何影响孩子走向成功,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财富教育骂声一片
5月31日,广东清远,家长参团或自驾车带着孩子去参观一套卖400多万元的豪华高档度假别墅,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成功欲望。对于这种做法,绝大多数网友表示无法理解,他们甚至称这些家长“有病”“脑残”。也有网友对孩子表示了担忧。网友石小叶就表示,:“怎么知道就不会激发孩子的自卑感呢?这些父母太傻逼。”网友“LavaBurst”称:自己还没有做到的事情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不是傻瓜。网友“杰琴JQ”表示:这世上真是有一种鸟,自己飞不了了下个崽子让崽子飞……
也有少数网友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网友“麦子”表示:带孩子看豪宅、豪车可不可以,可以!该不该看,该看!但关键是怎么看法,看完了让孩子感受啥!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不能将物质财富作为培养孩子的“唯一”目标,带孩子看别墅,还要带孩子看森林、大山,还要看博物馆、科技馆,让孩子知道财富从何而来,要财富干啥用,让孩子真正成为“精神世界丰富而强大”的有钱人!“我们也带孩子一起住过温泉别墅啥的,当时我逗孩子说:我们家的房子卖掉,买个这样的大别墅吧,我闺女坚决不干,她说这样的房子虽然好,但是她舍不得我们的‘家\’,那里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经历。”这样刺激孩子有用么?
“孩子成功与否,不在于日后是不是能住大的别墅,而在于他的内心是否饱满、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宋家玉表示,家长强化别墅等符号是将家长意识强加给孩子,是在用成人心态来框定孩子心态,这是一种非常荒唐的做法。
这种刺激真的管用么?对此,家庭教育指导师吴纯表示,在孩子眼里,也许这只是一次旅行或者游戏而已。至于父母口中的道理,孩子可是最讨厌“讲道理”的群体呀。退一步说,如果是初高中的孩子,也许这些刺激管用,但谁能保证是正向的让人奋进的刺激,而不是使孩子自惭形秽的刺激呢?
而在边黎看来,如果父母只是随大流来带孩子凑热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还小一些。最可怕的是那种除参观别墅外,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激励”孩子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入骨髓,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如果爸爸妈妈急功近利,孩子很容易畸形。这样长大的种孩子只追求成功,对其他的东西并不在乎。如果一旦受挫、或者自恋受损,他们就很可能出现自杀倾向。“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看起来很成功的人抑郁了、自杀了。这是因为他们所谓的成功”
父母应先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钱理群先生曾经痛心疾首: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所谓的成功学,不过是一种唬人的把戏,真正的成功就是持续的努力,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努力
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
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只记得教
书,忘记了育人;只注重分数,丢掉了底线。学生要有知识
的积累,更要有人文的涵养,要有精神的丰富,还要有视界的广阔,多一些悲悯的情怀,少一些功利主义的冲动。有尊严、有能力、有信心、有理性的姿态去成长为一个中国公民。这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成功。
同样,在宋家玉看来,只有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品质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这就包括开朗的性格、解决问题的能力、务实的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边黎表示,父母不能以养一个成功的孩子为目标,而是应以养一个快乐的孩子为目标。
家长要先对金钱处之泰然
“成年人对金钱要看得透,能泰然处之。”济南慧爱心灵家园心理专家吕善镇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人生态度如何,影响着将把孩子带向何方。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淡化对物质的过度追求,父母的行
为最有说服力。“如果父
母能够坦然地对待财富
方面的差距,同时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孩子将来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吴纯建议,如果真想教育孩子奋进,努力赚钱,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先成为一个奋进的人。身教甚于言传。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这远比一万句“教诲”的话管用。
新闻推荐
女报讯(记者 廖亮)“我是英语达人,我爱泉城”——泉城小达人之泉水节泉源采水仪式英语小主持人选拔经过3周的比赛,最终选出刘博宇、杨佳莹、吴雨芃3人,作为济南泉水节泉源采水仪式英语小主持...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