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铁
值山东“金改”两周年之际,为加强与国际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2015山东国际财富论坛”于7月26日在济南举办。论坛以对话华尔街“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中美金融领域多位专家学者,就当下热点金融话题进行对话交流,其中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和创新融合发展问题是本次论坛的一个焦点。
“金改”的效果正逐步显现
在2013年山东发布的“金改22条”中,除提出建设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还提出建设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同一省内建立两个金融中心难度不言而喻,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对此却很有信心。他说,山东基础产业发展坚实,信用体系完善,加上济南和青岛区域优势,建立两个不同的中心是恰当的。青岛作为财富管理中心定位于资产配置,济南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强调资源配置,两个中心功能定位不同,能够实现错位发展。
“金改”的效果正逐步显现。据济南市市长杨鲁豫介绍,目前济南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300多家,2014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42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9.4%,均居全省首位,金融机构本外地纯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杨鲁豫表示,欢迎更多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财富管理、专业性保险,以及科技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进驻济南,发展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跨境电商、外汇支付等新型业态。
金融中心建设之路还需加宽
在表示对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支持的同时,与会嘉宾从多个角度对如何构建金融中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齐鲁银行董事长王晓春表示,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济南在金融资源总量、服务便利性、金融辐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济南是央行大区行、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的所在地,具备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等硬件条件。不过,这种金融中心是比较基础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新内容,更多关注的是它的市场化程度,它的财富聚合和分配能力等。
王晓春说,济南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确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定位,金融业发展要有一套多层级并体现济南特色的指标体系,要有详尽的推进时间表和各种责任的落实。
纽约华尔街著名金融学专家桑德拉·娜薇迪则强调人脉资源对金融中心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她认为,对于济南而言,区域优势难以和北京、上海比肩,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拉近了空间的距离,能够帮助济南化解部分地域方面的劣势,吸引更多的金融人才。
银行借力金融创新完成转型升级
当前,国内金融业改革正在加速,新型金融机构已成为最具创新性的力量,传统银行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规模较小的银行的危机意识更加强烈,济南两家本地银行分别通过各自的转型来增加竞争力。
对济南农商银行而言,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不仅仅是个口号。该行董事长马立军表示,该行通过小微金融服务理念、业务产品、服务营销模式、风险控制技术和服务文化五个方面支持小微企业持续发展,做好小微企业的孵化器。据悉,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01.2亿元,占全部实体经济贷款的60%以上。
齐鲁银行则选择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转型。王晓春说,长期以来,资本的瓶颈制约着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按照传统的模式去募集资金,成本高、溢价低、速度慢,在资本补充和效力上跟大银行没有可比性。目前中国有133家城商行,真正在主板上实现上市的只有3家,齐鲁银行走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选择了新三板,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城商行。
据悉,该行已将目光瞄准新三板几千家优质的成长型企业,并与新三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新闻推荐
□记者齐静报道本报济南讯山东省2015年征兵体检工作将于8月1日开始,已经应征报名的适龄青年应按照规定前往指定地点进行体检。2015年网上兵役登记和应征报名工作从4月1日起全面...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