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汽改水”工程现场,洒水车每2小时就要做一次洒水降尘。□本报记者马桂路
本报通讯员秦清
7月9日早晨4点30分,济南解放路上静悄悄的。整个城市还没有苏醒,但解放路和闵子骞路的交叉口,几个板房搭建的临时项目部里却已经灯火通明。
“开工啦!”随着一声号令,上百人的施工团队迅速分配到5个路口,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一天晚上施工掘开的路面要在6点之前铺好钢板,加上道路中央的围挡清洗,路面保洁,虽然起个大早,要完成任务也并不轻松。
今年,济南热力公司在东部城区共要完成21.4公里管网“汽改水”,涉及15条道路,59个换热站,工程完工后,东城居民将基本告别“汽网”供暖。全长3500米的解放路“汽改水”工程是其中重要一环。该公司要求施工中,不堵路,不扰民,无扬尘,无垃圾。
每个路口的钢板有五六十块,主要是铺在掘开的路面和路口供人车出行。四五人一组,铺一块钢板就得四五分钟,整条道路的钢板全铺完,至少要一个小时。在铺钢板的同时,另一半施工队伍已经开始清理道路中央的围挡。3500米的道路工程被分成6个标段,只睡了2个小时的济南热力四公司副经理栾继春现场指挥。
快到6点30分,马路上已经有了行人,看着交通高峰期快要到来,栾继春赶紧指挥着洒水车围着解放路施工路段洒水。头一天晚上施工,加上第二天的清洗,道路上洒遍水才更清洁。
解放路是济南东部主要干道之一,施工队尽量做到不扰民。粉碎水泥石块噪音大,施工队放到了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之间进行,“这个时间车流量大,有噪音也不会对两侧居民造成很大影响”。
道路施工,扬尘和噪音是两大劲敌。噪音控制有时段,扬尘处理不好防。四公司经理王炎一天要到路上查好几回,“洒水车每2小时洒一次水;围挡一天擦3遍;所有裸露的沙和渣土全覆盖。”规矩是王炎定下的,查起来也严,工人们不敢马虎,“就算我不查,渣土办不定期的查,一出问题就停工,谁也不敢出差错。”王炎的压力也不小。
除了洒水车,解放路两边的商户们还发现“新花样”:“以前没见过雾炮车,新闻上看这东西叫降霾神器,现在一天路上跑三四回,往天上喷雾除尘用,还挺新鲜。”一个商户说。
晚上9点30分,工程土建工作开始施工。8至10辆渣土车开始到掘开路面两旁就位,“一晚上能清运近60车渣土,走之前车轮和车身都要清洗,一点渣土都不能带出去。”王炎说。沟渠挖好后要下管线,一晚上50多吨,300米长的管线要埋到路面之下,焊接,然后沙土掩埋。
等到管线埋好,已经是凌晨1点多钟,再清理一遍路面,把围挡之内裸露的沙土和管线全部用防尘网覆盖,王炎才放下心。“晚上回家,老婆孩子都睡了,第二天起床,老婆孩子还在睡。”
凌晨2点,临时项目部里的灯熄了,早上4点多钟,灯光会再亮起。王炎说,创卫是济南的大事,“汽改水”工程也是大事,自己累点苦点没关系,如果为了赶工期放松了标准,影响市容市貌,影响市民出行,全公司的人都不答应。
■短评
标准严检查严才会带来执行严
□马桂路
主道路施工最容易引起交通拥堵,而且扬尘和渣土不好控,影响市容市貌。但道路施工也可以像解放路施工一样“静悄悄”,不堵路,不扰民,无扬尘,无垃圾,这归根结底还是制度问题。
创卫不是摆花架子。有人查的时候就严、没人查的时候就散,繁华地段就严、边远地段就散,这样的“选择性创卫”最让群众反感,也最容易伤害整个创卫工作的公信力。
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在执行时还要严格检查。解放路施工项目部在各施工标段都设立3-5名现场监管人员,轮流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检,此外,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和渣土环卫等部门也不定时进行检查。严格的标准、严格的检查带来的是严格地执行。如果创卫各项工作都能做到如此严谨细致,群众自然乐于创卫,喜见创卫。
新闻推荐
□记者李振通讯员张子欣报道本报济南讯日前,山东省首批“食安山东”食品流通示范店出炉,102家大中型超市、57家供货商、666家食品经营店榜上有名。自去年6月份起,...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