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丰岐报道
本报济南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成品油市场监管专题会议上获悉,从现在起到11月底,山东省将针对成品油市场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排查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监管措施,彻底整治成品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油品质量升级。
山东省是成品油生产和消费大省,省内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能力占全国总量的七成。但是,山东省成品油生产经营和管理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无证生产、非法经营、假冒伪劣等现象屡禁不绝,严重扰乱了成品油市场秩序。今年年初,省工商局在17个市随机抽检了980个加油站,成品油样品全部合格的仅为81.5%;2175个成品油样品中,合格率为90%。其中,中石化加油站样品全部合格,中石油加油站样品合格率为99.7%,其他加油站样品合格率只有82.6%。特别是今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东营、滨州、淄博等市企业存在涉嫌非法生产调和汽油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山东省成品油市场的良好形象。
为此,山东省决定加强成品油源头治理,严把市场准入关,抓好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落实监管责任,搞好协调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交流、联合监督检查和协同执法办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的严格监管机制,促进成品油市场健康发展。
山东省成品油市场监管联席会议由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环保厅、地税局、工商局、质监局、安监局、法制办、国税局等13个部门组成,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汇总工作情况、沟通交流信息、确定联合行动、会商重大案情,研究成品油市场监管和质量升级中重大问题;建立联合协同执法机制,全省统一行动,同步进行,不留死角和盲区。
同时,按照抓好两头(生产源头、加油站出口)、管好中间(仓储、批发、运输)原则,建立从成品油生产到仓储、批发、加油站到运输企业、车辆、人员严密的监管体系,促进成品油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对炼化企业、具有调和生产能力的化工企业、油品质量升级企业,省级监督检测每年达到100%全覆盖,对加油站、仓储和批发企业的油品质量检测由省市县三级达到100%全覆盖。
按照国家成品油升级总体方案,今年10月31日前山东省保供企业要具备国V车用汽柴油生产能力;2016年1月1日,全省加油站要全面供应符合国V标准的车用汽柴油;2017年7月1日,全省全面供应国IV标准的普通柴油,至2018年1月1日,全部达到国V标准,以成品油升级带动地炼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记者张春晓通讯员张绍华范粟报道本报济南讯8月3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山东省自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至今年6月底,共补偿111.3万人次、22.68亿元,补偿人数和金额约占全国的四...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