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佳声方垒报道
本报济南9月22日讯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互联网+外贸”2015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上获悉,山东跨境电子商务加速起步,目前已有跨境电商企业约万家,2014年交易额为40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占80%以上。
上半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以下降16.9%大幅走低,使得今年成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山东外贸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传统外贸增长乏力,跨境电子商务却连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对外贸发展提质增效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自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有跨境电商企业约10000家,企业自营跨境电商交易平台30余个,跨境电子商务园区12个,公共海外仓6个。
据省商务厅副厅长吕伟介绍,从区域分布看,跨境电商业务主要集中在青岛、济南、日照、潍坊、威海、临沂、烟台等市。自中韩自贸区谈判以来,这些城市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中韩自贸协定,发展对韩跨境电商业务。
据悉,中韩高速客货班轮“新金桥5号”运载的第一单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3月份在青岛大港海关顺利通关,这是全国海运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的“第一单”,标志着中韩海运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模式正式开启,山东青岛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开展海运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的城市。8月底,国内首家国家盐化电商平台在青岛保税港区上线运营,为盐化商品的跨境交易、仓储物流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威海则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加快发展中韩跨境电子商务,3月份开通了中韩海运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成为国内首个启动中韩海运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城市。截至今年8月底已验放出口跨境清单8.9万票,货值608万美元。8月份,威海又同时开通了海运、邮运、空运三种方式运输的跨境电商直购进口业务,开通首日威海海关共审核验放进口物品清单355票,货重337.8公斤,货值超过6万元人民币。
吕伟告诉记者,山东省正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创新“互联网+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即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与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产业集群对接,运用跨境电商打造向海外推广山东品牌的公共服务平台或网上展示中心。
日前,省政府专门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将以“互联网+外贸”为载体,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通过实施跨境电子商务“635”工程,到2017年,力争培育600家跨境电商领军企业,建设30个省级跨境电商园区、50个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开展“跨境电商进万企”培训活动,推动全省3万家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力争全省跨境电商年交易额突破200亿美元。
新闻推荐
□记者魏然报道本报济南9月24日讯近日,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省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通过新设、调整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派驻范围,实现省...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