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然
为进一步做好山东省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工作,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就山东省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2个多月的调研。9月6日,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召开协商会,邀请省卫计委、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等部门,与部分委员、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为形成调研报告进行对口协商。
“山东省是推行计划生育比较早、比较好的省份,独生子女家庭现已超过1000万户,其中因疾病、交通事故等多种原因造成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逐年增多。目前,全省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的人群(指女方满49周岁的失独家庭父母)有40648人,其中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六市有28610人,占全省70%。”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姜京堂说,经过调研,他们发现,近年来,山东省在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济扶助力度逐渐加大,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和关怀,但还存在着底数不清、救助标准低、精神关爱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调研发现,目前仅掌握享受计划生育特别扶助的人群数,对全省失独家庭的总体数量、现实状况等基础情况还没有摸清,失独家庭的档案资料、动态变化、生活现状和生活需要仍处在情况不明、底数不清的状态,还缺少对全省失独家庭整体情况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对进一步开展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工作极为不利,毕竟争取财政支持、加大保障力度等工作,都需要数据支持。建议通过摸底调查全面了解山东省失独家庭数量,分析其年龄结构、生存状况、面临困难及生活诉求,逐步建立统一动态的失独家庭档案资料。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省卫计委副主任吴向东说,国家卫计委也曾提出这方面的要求,省卫计委去年曾对35-48岁的失独家庭开展过调查,但是情况不理想。很多家庭,特别是还有再生育能力的家庭,对这方面调查不愿配合,摸底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我想是不是可以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尤其是互联网资源,建立一个失独家庭的信息库,不仅能掌握数字,还可以随时了解动态。”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同林说,现在民政厅正在建设“互联网+养老”工程,可以借鉴,失独家庭信息库建成后也可以一并纳入工程,及时提供更多的服务。
“虽然山东省今年将失独家庭扶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35元提高到500元,但仍显薄弱。”调研组建议,建立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居民收入水平以及物价因素等,合理确定扶助金调整比例,实现定期增长。参考青岛、淄博、烟台等市出台的5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抚慰金制度,探索为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抚慰金。
除了经济扶助,调研组认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失独家庭这个群体的权益,现行的针对失独家庭的扶助政策过于笼统和单一,未能体现对执行国家计生政策者的优待。呼吁从国家层面加快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工作法制体系建设步伐,制定出台一系列专门针对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工作的法律条款,将相关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制化,从制度上保障失独家庭得到全方位的扶助。
新闻推荐
□记者赵小菊报道本报济南讯日前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山东省运营情况较好的合作社达到47.7%,运营情况一般的合作社占44.7%,另有部分运营差的合作社及空壳社。...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