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先凯
杨爱公,为左权将军守墓六十多年;宋仞阡,组建鲁西抗日自卫团“窝窝团”夜伏日本军队;范筑先,率领700将士誓死保卫聊城;刘金端,急中生智用磨盘砸坏日军坦克;张富礼,典当家财开药铺传递我党情报……9月1日,大型纪录电影《根据地》在济南举行首映式,通过抗日战争中“平凡人”的故事,讲述当年在共产党领导下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根据地残酷而壮烈的抗日历史。
多年前曾经拍摄过平民英雄抗战故事《儿女英雄传》的陈真,也是《根据地》影片的导演。“这次选择了平民的视角、平民的语言、平民的生活来展现平民的抗争史,给伟大的抗日战史增加一部分生动但又常常被人忽略的历史。”陈真说。
纪录电影《根据地》以山东籍作家李延国和李庆华共同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冀鲁豫的中国故事》为蓝本。“在实地重新采访的时候,我最终选择了真实。我宁愿故事不那么精彩,不那么血腥,不那么冲突强烈,但是我保证,记录的声音、画面,里面出现的人物、地点,都是真实的。”陈真说,“很幸运地找到了这些老人,我把他们叫作最后的证人、最后的证言,他们也是英雄。”
如今,当年的抗战亲历者多数已经90岁以上了。纪录电影《根据地》中仅仅使用了不足十分之一的影像资料,全片用10来个片段式的故事,将所采访的80多位普通群众的故事以人人口述的方式进行展现。“我选择了不太适合电影的访谈的模式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我认为还原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历史的当事人。把原本的故事保留下来,就是对他们的最崇高敬意。”陈真说。
据了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后,《根据地》将增加盛大的阅兵场面,并在全国院线公映。
新闻推荐
□本报前方报道组“9·3”大阅兵今日胜利启幕。50个阅兵方队中,有众多山东人参与。记者特地梳理总结了阅兵方队中的山东“面孔”,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山东人点“赞”吧!5位英烈后人...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