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戚加绚吴荣欣
十一黄金周来了,交通拥堵也来了。堵则思变,拥堵不仅催生出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多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支撑的交通信息服务,而且拥堵本身所产生的交通流数据正在催生新兴的产业。
智能躲避拥堵
“为了黄金周出行方便,我在手机上装了高德地图,出行前看一下实时路况,计划路线躲避拥堵,在陌生城市和景点也不怕堵车、走错路。”10月2日,济南市民李真告诉记者。
高德地图是可以提供线上实时路况信息和躲避拥堵服务的手机地图。借助高德的海量交通出行数据,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实时查看路况信息,而且在导航过程中如遇拥堵,高德地图会自动重新规划路线绕开拥堵路段,帮助用户尽快到达目的地。
在“互联网+”时代,交通拥堵有了全新的解决思路——众包采集。大量手机地图用户成为实时的交通路况信息提供者,并催生像“智能躲避拥堵”这样的新型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通勤高峰期出行,花费在拥堵上的时间基本上会占到行程总时间的50%以上。以济南为例,市民月平均工资4376元,折合到每小时约为24元(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日8小时计算)。因拥堵造成每小时多付出时间成本12元。按市民平均一天两次出行,时间成本为24元,在济南通勤每月多付出的拥堵时间成本代价达到528元。如果市民使用手机地图软件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可一定程度挽回损失。
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表示:“‘互联网+’的重要理念就是社会各方的数据共享,跨界融合,最终创造产业‘新物种\’。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是在这种理念下推出的产品,将与各地交通部门、交通台等专业机构联手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
“大数据”改变出行
在省城济南,通过对交通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已催生出“济南公交微步”、“1031车主服务”等热门手机APP。前者借助公交车辆的GPS定位数据,为原本只能在车站望眼欲穿候车的乘客发送车辆即时位置、预计到站时间等信息;后者则利用媒体优势,直接联合交警部门,通过监控视频搜集交通流数据,
并实时播报全市交通拥堵情况。目前这些APP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机构主导开发,支撑该服务的关键数据还没有向全社会广泛开放。
近日,上海市首次向社会开放超过1000G交通信息数据,希望吸引民间高手贡献智慧,开发出创新的互联网产品,为排解道路拥堵等交通问题寻找对策。此消息令山东省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的企业“大咖们”感到兴奋。“这无疑是一个由交通问题催生‘大数据\’产业经济发展的信号。”山东思建天元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勇华说。
政务和公共数据是城市宝贵的信息资源,它们的共享和开放,是“大数据”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济南来说,目前有240余条公交线路,日均客运总量超过240万人次,再加上出租车和各类社会车辆,这个城市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交通数据。刘勇华表示,“车联网想长久发展,首先就要打造一个开放式平台,用以整合发布来自多方的‘大数据\’分析结果。”
据悉,此次上海对外开放的交通相关数据,包括交通事故数据、出租车实时轨迹、公交与地铁列车运行情况、交通卡刷卡数据、全市交通拥堵指数等,分别来自当地公安局、上海地铁、浦东公交、上海公交卡公司、环保局、气象局等。“这些数据中的大部分在国内其他省区市还没有对外开放,其中就包括山东。”刘勇华说。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山东省交通数据相关产业发展略落后于南方省份,原因就是数据来源不畅、结构单一、应用较浅,无法满足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的数据需求。
而车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普及,正在诸多方面改变着人们交通出行习惯。“你每天开车出门前用手机APP就能查询道路拥堵情况;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地把你带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出门时收到各个路段的搭车信息,规划好线路,减轻道路车辆的负担和环境污染,都是智能交通产品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改变人们生活的实例。”这位专家说。
智能交通市场保持近20%的增长
国外一些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借助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已实现交通管理部门与乘客建立实时和直接的信息交换,通过收集和分析乘客的行为规律,实现客流的精准预测。
长期关注国外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行业人士王峰以出租车行业为例告诉记者,美国、欧洲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领先于我国,能够实现对行业服务水平进行全面的监控。尤其在出租车服务方面,欧美许多大城市,用手机软件叫车的服务已非常普遍,例如英国的Hailo、美国Uber等。从城市管理方面来说,这类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人们在高峰时段打车难的问题,而且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并把信息共享给其他机构,应用程度高。
这种“共享经济”的价值不容小觑。据普华永道在今年4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共享经济”市场已有大量资金支持,未来将有更多资金涌入。目前,全球“共享经济”市场约为150亿美元,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增至3350亿美元。
据中国交通技术网日前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季度报告》,上半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合计3773项,同比增长48%;上半年市场规模合计110.2亿,市场保持接近20%的增长。市场需求旺盛,项目众多,相关企业发展可谓机会多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先凯10月1日,记者来到山东书城时,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主编冯克力正在二楼活动区域举办题为“《老照片》:另一种目光的回望”的文化沙龙活动,吸引了不少前来购书的读者...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