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北京堵车厉害,然而济南堵车一度超过北京排名全国第一。虽然我们都有堵车的经历,但济南到底已堵成什么样了,您知道吗?在1月6日举行的济南市城市交通工作专题会议上,一份关于济南城市交通基本情况的分析,让人看了后为济南大大捏了一把汗。早晚高峰期,济南六成路段满负荷,济南堵车已由点成线并有着连片成网的趋势。治堵再不下狠心,将很有可能造成济南市路网的整体性严重交通拥堵。本版撰稿记者张金菊王善龙
路少车多,反比加剧
报告显示,济南市中心城区总面积102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绕城以内)面积290平方公里,呈东西“带状”发展格局,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3公里。主城区快速路4条,主干道76条,次干道和支路共341条,总长度为864公里。其中,东西向道路168条共458公里,南北向253条共406公里。
济南市的道路上现在有多少车呢?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67.5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54.1万辆。
所有汽车连起来,比济南马路长9倍
如果您对上面数据没什么直观印象,我们不妨这样算一下。按照平均一辆汽车5米计算,济南市154.1万辆汽车首尾相连,总长度达到7700公里。而上面也说了,济南市的主次干道、支路总里程才864公里。也就是说,要是济南所有的汽车都一起上路排成一串,就能在现有的道路上排9圈,基本上所有的马路上都是汽车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数据还在逐年加大。济南市的汽车年均增长20.1%,其中市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百万达到104万辆。2015年,济南市机动车在淘汰5万多辆黄标车的基础上,仍然增长了21.8万辆,与2014年新增机动车数量基本持平。
早晚高峰六成道路“满载”
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济南市三次连续4个季度入围“全国拥堵前十名城市”。而济南市交通拥堵的状况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晚高峰时间拥堵严重。早晚高峰主次干道交通流量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平均车速仅为22公里/小时左右,40%的路段服务水平属于“较大延误”(趋于饱和),20%的路段属于“严重延误”(达到饱和)。二是,交通拥堵空间从点状、线状向片状的区域化方向发展。目前,城区道路易发拥堵路段64处,其中主干路占46%,易发拥堵点187个,“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趋势愈发明显。如果“连片成网”,将很有可能造成济南市路网的整体性严重交通拥堵。
为什么济南会这么堵?
还算不上国内一线城市的济南,为什么堵车这么厉害?有人说是车多,有人说是城市路网不合理,其实原因远不止这些。济南市公安局的这份报告中,有史以来最全面的对济南拥堵进行了全面剖析。
关键词一:交通量(以7.9%的市区面积集中了济南市30%的机动车出行量)
中心城区交通量聚集,新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潮汐交通、长距离交通增多导致私人机动化出行急剧增加,以7.9%的市区面积集中了济南市30%的机动车出行量,早晚高峰上下班(学)交通流占比80%,小汽车出行占比15.5%。
关键词二:小汽车(工作日平均使用频率为2.9次/日,节假日为2.5次/日)
济南市有车市民工作日平均使用小汽车的频率为2.9次/日,节假日为2.5次/日,个体机动化出行距离分布在5公里以内的比例高达32.5%。
关键词三:路网(主城区路网密度为4.81km/km2,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下限)
城市道路路网密度相对偏低,结构比例不合理。济南市主城区路网密度为4.81km/km2,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5.6—7.4 km/km2)的下限,主、次干路和支路的比例为1:0.56:0.63,次干路、支路占比低,不符合国家1:1.3:3.5的比例标准。
关键词四:公共交通(济南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仅为25%)
公共交通承载能力和分担率不高,基础性地位不突出。济南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仅为25%,较2011年下降了4.69%,且仍在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五:慢行(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与5年前相比分别下降5.8%、5.2%)
慢行交通系统功能薄弱。济南市慢行交通通行环境较差,道路修建过多倾向于机动车道,甚至挤占自行车道、人行道,缺乏立体人行过街设施,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与5年前相比分别下降5.8%、5.2%。
关键词六:停车(各类停车泊位为68.03万个,缺口达74.15万个)
停车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停车乱加剧交通拥堵。目前共有各类停车泊位为68.03万个,缺口达74.15万个,且公共停车泊位只有3.24万个,占比仅为4.85%,明显低于济南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中15%的比例要求。
新闻推荐
理发店内一片狼藉记者林彦银摄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济南消息(记者林彦银)昨日上午9点半左右,济南市无影山北路铁...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