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先凯
今年年初,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的通知》,公布了7类31项重点项目。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目前,设施建设、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传播交流等项目以及公益性基金支撑平台项目、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等全部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并扎实推进,大部分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表示,在持续做好已经公布的31个重点项目的同时,不断适应新任务新形势的需要,加强调查研究,适时推出一批新的重点项目,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切实把实施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摆上突出位置,继续按照“项目化”的思路,加强组织,通过重点项目带动,推进工作落实。力争5年内在全省基本形成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体系,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努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打造曲阜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示范区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也是继“蓝黄”国家战略之后,山东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已经被正式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主要以曲阜、邹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建设孔孟故里文化圣地、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国际修学旅游目的地、儒家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大遗址组团式保护园区为目标,推动曲阜邹城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道德文化首善之区。据悉,目前示范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孔子研究院、“三孔”、“四孟”、尼山书院等39处文化资源已经勘察完毕,124个文化旅游类项目、配套基础设施、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等项目完成摸底,初步确定示范区建设按照核心区、协作区和联动区三个层次推进。
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中,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设施建设类项目也集中在了曲阜。设施建设类项目有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设、孔子博物馆及博物馆体系建设和尼山圣境建设。目前,这三个项目都处于基础建设阶段,进展顺利。尼山圣境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64亿元,宫像区孔子像、大学堂已完成主体封顶,建成后将成为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最大中华文化体验基地;孔子博物馆主体业已封顶,展陈方案已经论证完毕。
传统文化题材剧目
彰显齐鲁深厚文化资源
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普及教育项目中,山东传统戏曲艺术传承工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戏曲艺术是维系中华人文价值传承、开展传统道德教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中,山东传统戏曲艺术传承工程承担起了挖掘整理、传承发展山东省戏曲艺术的重任。
在这方面,山东省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据悉,近年来,山东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新挖掘齐鲁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深厚齐鲁文化底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当下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新创作及加工修改的传统文化题材剧目达30余部。据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刘敏介绍,这些传统文化题材剧目特点鲜明。最突出的特点,是深入发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创作以先贤圣人孔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在舞台艺术方面,省话剧院话剧《孔子》、省歌舞剧院民族管弦乐音诗《孔子》,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成功再现了孔子执著于仁爱礼治、历经苦难而初衷不改的圣人情怀;济宁市杂技剧《孔子》已成功立上舞台;省京剧院京剧《孔子》、济南市京剧院京剧《孔圣之母》等一批反映孔子文化题材的作品,也正在稳步推进;排鼓曲专场《我们的孔子》也正在积极创作期间。
其次,深入挖掘齐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浓郁齐文化特色的优秀剧目。淄博市歌剧舞剧院创排的舞剧《齐风·甫田》,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文化发展的盛况,为当代观众直观体验古老精深的齐文化提供了条件。新创排的大型乐舞《齐风韶韵》,是国内首部反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经济、文化盛景的大型舞台剧目,旨在展现内涵深厚、开放包容的齐文化,打造淄博地域文化品牌。
同时,深入挖掘齐鲁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说、文化名著等文化资源,创作了一批彰显地域特色的优秀剧目。聊城市以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历史变迁为题材创作而成的同名山东梆子剧目,内容深刻、故事曲折、情感动人,透过藏书楼折射出近代中国的多舛命运,以及历史洪流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而做出的不朽功勋。
另外,山东省还深入挖掘蕴含优秀传统美德的传统剧目资源,改编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省柳子剧团根据传统折子戏改编创作了新版柳子戏《张飞闯辕门》,塑造了张飞忠孝仁义、疾恶如仇、勇猛善战的艺术形象;济南市根据传统剧目改编创排了吕剧《家有贤妻》,赞扬了中国妇女特有的善良贤惠、深明大义的传统美德。
推动历史文化展示工程
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中的保护传承类项目中,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等已经全面铺开,在推动山东省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省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121个乡镇(街道)、268个村居(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
下一步,将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室,推进镇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今年,省级以上财政1900万元用于补助试点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传统民居修缮等。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乡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刘敏说。
刘敏表示,在提高这些已经建成的历史文化展示场所的利用水平方面,将开展对已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的县(市、区)的指导工作,“使县域历史展示工作在结合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方面,在提升展陈水平、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形式方面,再巩固再提高。同时,大力实施‘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展示形式,切实增强互动性体验性,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到常展常新。”
已经完成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涵盖历史沿革、发展脉络、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红色文化、非遗及乡土风情,展陈内容丰富。刘敏表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省文化厅将做好结合文章。将积极引导各地将历史展示工作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成为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历史文化展示与旅游紧密结合,成为展示山东省厚重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窗口。
新闻推荐
兰陵美酒洞藏酒文化论坛暨第二届封坛仪式将于5月9日举行洞藏千载誉,坛封百年香。山东兰陵美酒股份有限公司洞藏酒文化论坛暨第二届封坛仪式将于5月9日举行。此次活动以“千年荣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