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迎来“立秋”。不知不觉间,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立秋节气过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些秋季到来后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居民朋友带来一定的帮助。
本报记者崔岩
滋阴润肺
但别“大补特补”
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时至今日,不少地方都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中医上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刚刚立秋就应该做好进补的准备了,专家介绍说夏季养气,冬季养阴,夏季比较适宜进补。立秋不宜特补,立秋前后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
虽然即将进入秋季,但近期济南的天气依然会比较炎热,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需要注意的是,立秋之后胃肠道疾病容易复发,因此肠胃不好的人要少食用瓜果。
“秋老虎”出没
仍需防暑
立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逐渐减少。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而且今年比较独特,由于双中伏的缘故,今年立秋时,我们不仅在伏里,而且是中伏。“秋老虎”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因此,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市民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御寒。为了预防中暑,建议人们保证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出门时随身备好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药品。老年人在立秋时节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同时,随着天气的转凉,入秋后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不注意会容易发生腹泻,婴幼儿和老年人等腹泻的易感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秋季高发病
现在开始防
秋季由于空气干燥,过敏源也较多,很容易让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引发支气管哮喘,特别是体质较弱的孩子。哮喘患儿在秋季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适应能力弱,很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继而出现咳嗽、胸闷、喘息困难等症状。
如果家中孩子是过敏性体质,家长必须注意房间内保持通风、干燥,经常换洗床上用品,将可能诱发哮喘的灰尘、螨虫等去除。而且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着凉感冒。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营养,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增强体质才能避免疾病侵袭。
另外,呼吸道疾病也是秋季高发病之一,入秋后,早晚温差大,很多人都因着凉患上了呼吸道疾病,而婴幼儿就是“重灾区”。儿童易患上的呼吸道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这部分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咽喉肿痛等。建议家长除了注意保暖外,最好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新闻推荐
有了二娃缺钱花,专挑雨夜砸车 男子三个月疯狂盗窃,导致的车玻璃损失就达六七万元
作案用的弹弓、钢珠等物品。别人看云识天气,男子王明(化名)却看天偷东西:专挑阴天、雨夜外出行窃。8月8日深夜,济南历下公安刑警一中队、便衣中队以及智远派出所的民警经过多日巡查、蹲守,在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