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卫生安全的责任人,明确了出水水质的基本标准,同时也详细规定了日常检测的机制,按说是给自动售水机戴上了“金箍”,可这样的规定能否得到百分之百的落实,还有待观察。
根据各市的经验,出台政策法规,只是规范现制现售饮用水的第一步。相关部门还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把控,同时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监管,确保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健康水。
□张九龙
拿个小桶或大瓶子,到小区里现制现售的自动售水机那里接点水,又便宜又方便,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可自动售水机究竟卖的什么水,水质能不能得到保证,这种水是否有机器投放者描绘的那么美?想必买水的市民们自己心里也直犯嘀咕。
弱碱性水、活水、纯净水、直饮水、活净水……打眼一看,小区里的自动售水机模样长得都差不多,可仔细瞧瞧,制造出的“神水”可是花样百出。而与此同时,因为没人监管没人过问,这水有时还不如自家水龙头里流出来的好,水质状况令人担忧。
事实上,自动售水机这些年屡屡被媒体曝光,暴露出的问题多是老毛病。近日,《济南市现制现售饮用水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问世,无疑有助于弥补固有的监管漏洞,是一个进步之举。
《办法》明确了卫生安全的责任人,明确了出水水质的基本标准,同时也详细规定了日常检测的机制,按说是给自动售水机戴上了“金箍”,可这样的规定能否得到百分之百的落实,还有待观察。
监管主体方面,《办法》规定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辖区内现制现售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涵盖了监督检查计划制定、督导指导及抽查、卫生许可等内容。但是,真正要进行监管、整改、处罚时,往往又会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督)、住房保障、市政公用、水行政、食品药品监管、园林、城市管理执法、节水管理部门等部门。一台小小的自动售水机,却涉及九个“婆家”,想想就让人头大,根据以往的经验,监管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保证自动售水机水质最关键的是滤芯更换,滤芯是净水器的“心脏”,滤芯如果不及时更换和维护,就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办法》只是对水质提出了要求,并没有硬性规定多久更换一次滤芯,显然给经营者留了空子。可话说回来,即使是有强制性要求,厂家或物业更换滤芯往往也只是凭良心执行。
人手不足也是个大问题。一方面《办法》要求经营者应安排专门人员至少每日对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巡查一次,另一方面《办法》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抽检频率要求也较高。高频率、高要求无疑是为了市民的水安全着想,可其中必然牵扯庞大人力,就现实状况看,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各市的经验,出台政策法规,只是规范现制现售饮用水的第一步。相关部门还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把控,同时在各个环节中进行监管,确保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健康水。
新闻推荐
本报8月11日讯(记者王琳)11日上午,一辆济南牌照的小轿车行驶至青银高速公路青州东收费站附近时,为了躲避前方急刹车辆,驾驶员向右急打方向,导致车身失控冲出护栏一百多米,“飞”进附近的玉米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