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垛石口后村庄逸事, 村名探源

来源:烟台晚报 2016-10-01 11:54   https://www.yybnet.net/

徐宪撰文/供图

在招远东北部垛石口后一带,大小村庄十几个,每个村庄立村命名各有说道,也都有些奇闻逸事在民间流传。

井眼店

比如井眼店吧,别看它只有十几户人家,但立村的历史在口子后却是最早的。村势面南山背河流,扼南北通途之要冲。村后一眼泉水,永不干涸,清冽甘醇,后来打一深井,井水极旺。古时有一小旅店,不管是官府衙役差人,还是南北商旅贩夫走卒,途中必在此歇脚,久之,俗称“井眼店”。过去交通不便,小小井眼店,也曾繁盛热闹一时。它的地理标志是招黄(今龙口)两县的分界线起点,距招远城40里,离黄县城也是40里。小店里的大饼做得好,但小买卖人外出都自带干粮,哪舍得花钱买饼,但若不在此吃住填饱肚子,前路迢迢,免不了披星戴月忍饥挨饿,所以有此一说:“井眼店的大饼吃了后悔,不吃更后悔。”

当初,井眼店祖先立村时请了风水先生,据称在泉眼以北立村应为大吉,但这位风水先生使了坏心眼,将村址定在泉眼之南,这样河水绕村而过,就是不进村,而泉水后流,不见进水进财,只有流水流财了。古语讲:“先有井眼店,后有招远县”,极言井眼店立村之久远。井眼店人丁不旺,几百年下来,还是那十几户人家。

东北冲

井眼店以一眼水井、一爿小店而名,而东北冲村则是以地理位置命名的。在招远,带“冲”字的村庄,大约只有东北冲。北方地区带“冲”字的村庄极为少见,而南方则多见。东北冲地处深山之中,当初为什么起了个南方的村名呢?其实,东北冲人的祖先就是南方人。东北冲先祖武氏是一将军的马弁护兵,武姓马弁高大魁悟,武艺高强侠胆仗义,深得将军赏识,视其为心腹。那将军是汉人,在军中常受异族之将的排斥歧视,战场上杀敌冲锋在前,而论功行赏无名无份,屡受欺辱。武姓马弁为将军抱不平,欲杀异族之将以消将军之愤。瞅准机会,与将军无牵连,武氏将异族之将斩杀。将军赠其银两盘缠,嘱咐快快逃吧!越远越好,永远别回头!由此,武姓先祖跋山涉水,几经周折迁徙,择深山荒僻之地,取其原故乡东北方向、山中小平地之意,名为“东北冲”,在此隐身,安门立户繁衍生息。

得其先祖遗传,东北冲的男子汉们大都是宽肩虎背、方脸大眼,有“满山滚石头———石打石”的纯朴性格;姑娘们吃苦耐劳,有“铁姑娘”之称,在十里八乡享有勤俭持家之美誉。东北冲处于大山深处,这里的山泉水极负盛名,烧水壶中永不生锈历久弥新,招远龙口两地的茶客们喜之爱之,舟车劳顿也要喝那里的水。在深山悬崖峭壁间,顽强生长着一种稀缺观赏花草,名曰万年青,又名长生柏、九死还魂草,长在峭壁石缝间,干旱时蜷缩如球,遇雨水舒展如菊,青翠碧绿,甚是养眼。其娇贵之处在于不喝自来水,只有雨水和天然矿泉水方能长久。

宝林奇泉

立村取名有说道有故事,而村中地理命名也颇有趣味。徐家村南有一园子叫含宝园,是徐家村的“十大景观”之一:“含宝林奇泉”。由西来枣阳山之水,在此绕了一个180度大梳背弯,东、西、南三面是高土台,形如金蟾张口含宝,后人又挖一大圆井,更成“宝连宝、宝套宝”之势。西边石崖处,有一温泉,寒冬时节,泉流潺潺热气腾腾,韩家、徐家两村的媳妇们都聚此捶洗衣服。园中有高大古老的柿子树林,所结柿子有软子,味道甘美。其中有六七棵“养老树”,是王家人为树主养老送终所得馈赠。遒劲曲虬的老树,见证了孝道之风,如老树长根深扎于土地之中。

园子出口处,有一水潭,潭边有一冷泉,泉水富含矿物质,远近闻名。寒冬时水暖温润,出泉之水雾气升腾,而夏日清冽甘醇,农家若要吃凉合粉、拌炒面或吃凉面条,必到此泉提水和之方有味道,甘甜、凉爽、解暑。过去在招北一带,谁家有病牛死驴,怕传染人畜,都不敢吃,而用此泉水大火煮熟煮烂,吃后安然无恙。老辈人流传俗语曰:“死驴死马,口后是老家”。泉下也是两村媳妇们夏日洗刷之所,泉水洗衣去污最为洁净。

此泉虽与河水相近相通,但却冷热分明,夏日冲凉洗澡,靠河水处温热舒服,泉水则寒冷刺骨。笔者少年时,常见青蟒大蛇在泉河中游动,有时盘于河岸草丛,有时人蛇共游。人浑然不知,蓦然发觉,惊骇之极,炸锅般作鸟兽散,而蛇仍泰然自若,在水中畅游。争强好胜之少年,比赛谁最不怕冷,卧于泉水中,可没几分钟,便冻得上下牙嘚嘚地打颤,赶快跑到泉边沙滩太阳下曝晒,仍瑟瑟缩成一团,正应了那句俗语:井水不犯河水,冰火两重天。壮汉幼童来到泉边俯身跪而畅饮,而老者用此泉水沏茶品茗,慢斟细酌最有香醇滋味。当年五队社员徐洛很有雅兴,常提瓦罐取其泉水煮茶,兴致高时自言道:“烹茶之水,泉水上,井水下,河水不可用。所用烧材,松木好,杂木次,而煤不可用也。”井水随地可用而不用,独到此泉汲水,可见他对茶和水是有讲究的。

园中这一南一北凉热二泉,各有其独特妙处。小孩若生疔疮之疾,用此水洗之,亦有奇效。还有一神奇之说:此泉与蟠龙十二顶小西天源头相通,那是天上之水绵绵甘露,哪有不奇之理呢!泉水流入潭中,河水温而浊,泉水清而凉,清浊温凉在水中形成一条十分明显的金银分水线,在水塘中如游龙弯转移动,外人见了啧啧称奇,乡人则习以为常。泉城济南有“金线泉”,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但需“映日凝望”才能看到,而这里的金银线一眼就能看到,不用“映日凝望”。泉如人世,身居闹市车马喧,潜在深山路人稀。

此泉由地下东南方来,都知道此泉之奇妙,邻村在泉东南方打深井,想截水用之,但所出之水,终不及此泉之水。村中有人将泉围垒为井,留有石缝通河,一利于浇灌,二意为以保此泉也。现此泉泥沙淤积多年,若想清理复其原貌,亦不是难事。正可谓:夏如冰雪寒彻骨,瓦缶烹茶煮乾坤。醍醐琼浆甘露水,吻润肌骨清风生。

豆腐井

贯通招黄的鹰轮路,傍河穿村而过,在路旁有一口不足五米深的井,全村半数以上人家饮用此井水。过去,豆腐世家徐贤居村之东山上,距井二里之遥,但做豆腐不用自家井水,反而舍近求远,去挑此井水,做出的豆腐远近闻名,豆香浓郁,细嫩爽口。到年关节日,须提前预订才能吃上他家做的豆腐。由此想起一件趣事,1975年笔者参加工作时,生产队里青壮年为我送行,晚上聚餐,一大包豆腐摆在炕上,佐料只有盐和7毛钱一斤的60度老白干。白生生的大豆腐大口吃,老白干用大碗轮着喝,到最后剩有豆腐一大碗,个个撑得肚圆吃不下了,队长徐农开玩笑说:这是“剩福”,大家都来吃。结果也没人响应,队长又说:谁吃了这碗豆腐,奖10个工分!此时有两人响应,把这一大碗豆腐硬塞进肚里了,大家骂两人财迷,笑得前仰后合。这顿豆腐大餐吃得酣畅淋漓,至今难忘,那融融暖意,余香可闻,那是笔者平生吃过的最有味道的大豆腐了。

这口普通之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徐家子孙,也见证过无名英雄义无反顾、凛然赴死的悲壮故事。

1942年末,日寇大“扫荡”,一名八路军地方干部遭抓捕,情急之下跳入井中,被鬼子打死。上世纪70年代,一年夏日,暴雨倾盆,河水暴涨,水漫过公路,灌入井中,井水混浊无法饮用。生产五队派我、徐锐和老伯徐皖清,架辘轳淘井。淘水时,徐老伯说,这口井是第二次淘了,第一次是来鬼子的时候,有一八路投井,被鬼子打死,满井的血红,捞起尸身时,身上露着棉花,淘井还淘上些子弹壳。烈士这悲壮一跳,彰显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畏死的铮铮骨气。遗憾的是,烈士的姓名无从知晓,也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这口井后来也因拓宽公路而被掩埋了。

金鱼缸

在徐家蟠龙十二顶以东,龙凤峡之西,有三座山峰两道山口,一曰大风口,一曰小风口。俗语说:“大风口不大,小风口不小。”刮风天过小风口,人不能站立行走,必须匍匐爬过去,小风口杂树低矮,杂草贴地生。大风口向阳坡上,奇石散落星罗棋布,山顶之上立一突兀巨石,巨石之上所叠之石形似石鱼,石上之石脚踩晃动,石顶部有一自然石坑形似鱼眼,又如盆似缸,涝天水缸满,旱天水不涸,水中有形似金鱼的怪虫。村民管这儿叫“金鱼缸”。笔者曾捞起缸中的怪虫在石上晒一会儿,待放入水中,仍沉浮自如活泼如常。此石位居风口之上,旁无遮挡阳光曝晒,缸中之水不流动,却晒而不干。鱼儿不因缺氧而存活,有超常的抗缺氧能力。按常理,缸中入水必定大于蒸发之水,但水从何来呢?甚是奇异。

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自然奇观。历代徐家人费思量猜,“金鱼缸”年年静静而立,“金鱼”们岁岁如常,留待后人继续猜想。

新闻推荐

剧情高潮迭起陈洁悲壮谢幕

《大秧歌》继续热播夏仁胜谈寡妇岛创作背景日前,反映胶东红色文化的年度热剧《大秧歌》连续登顶收视宝座,这部由郭靖宇执导,杨志刚、杨紫、王奎荣、陈洁等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垛石口后村庄逸事, 村名探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