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材, 十四中:课改成就教育名校, YMG记者 李京兰通讯员 季瑞涛 王庆随

来源:烟台晚报 2016-10-01 12:02   https://www.yybnet.net/

烟台十四中,是市区西部唯一一所拥有高中部的中学,作为老百姓身边的一所学校,承载了百姓太多的期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材”,是十四中人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也是对百姓的庄严承诺。凭借对教育的热忱与坚守,十四中人正在书写着新的辉煌……

打造“345”活力新课堂

成就十四中独特教育品牌

要说十四中的特色,那就是“345”个性化学习高效课堂了。十四中的高效课堂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但以前都是小范围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没有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最近的这次始于2011年底,一直到现在,是学校历史上最深入的一次,也是取得成绩最大的一次,为学校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十四中的“345”个性化学习课堂又称“三制”课堂,基本模式是“三制四段五步”,三制即:导师制,教师变讲师为导师;班组制,变班级管理为班级和单元组管理;学分制,变学生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为与平日上课过程中的学分评价相结合。四段即:“课前预习、上课展示、教师点拨、及时巩固”。五步即:“温故知新复习检测”、“激情导入目标解读”、“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拓展训练”、“巩固检测布置作业”。

在课堂中,教师围绕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塑造教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实现高效、个性化的“学”,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充分展示和独立思考的机会,都能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以导师制为核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了教书和育人、成绩和能力提升、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真正融合的教育变革。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

合作交流让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实行改革后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上高潮迭起,激情四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交流展示,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了配角,只有当学生出现问题解决不了而又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才予以点拨讲解。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但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合作、乐群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学目标真正地从“一维”转为“三维”。

经过教改,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变得更加自信和快乐,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得到了外来听课教师的啧啧称赞,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质量也出现质的飞跃,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十四中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2013年高中毕业生孙严成为第一个突破一本线、进入211大学的学生,2014年高中毕业生胡芷逸以超过一本线31分的成绩,升入一本学校。

学校的课堂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的教改经验,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200余所学校到校参观学习。学校承担了2015年度全国中小学名师课堂博览会、烟台市教科研之旅、区“活力新课堂”课题研究等现场会,学校成为了烟台市唯一一家全国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研究》实验学校。学校在稳步推进活力新课堂改革的同时,还大胆探索“翻转课堂与微课”研究,并获得“山东省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实验基地”。

好课堂得益于好教师

敬业创新的名师团队,个个都是好样的

十四中的课堂改革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关键是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十四中教师在面对课堂改革时体现出的,是勇气和创新,而在面对学生时体现出的,则是关爱和无私的奉献。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下,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十四中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全部的爱,是无私的爱,学生成为了最幸福的人。走进教师中间,对他们的了解越多,这种感受就越深。“十四中的老师人挺好”,这是网上一位学生对十四中老师的评价,一句平凡的话道出了十四中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负责,对工作的满腔热忱。高中部有晚自习,值班老师回到家时已经是十点多了。乔梦泽老师右手手部骨折,右臂打着石膏的她用左手写字,依然坚持在讲台讲课。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孙秀娟老师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在课间和放学后辅导学生,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十四中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2013年9月,区道德模范王旭昊老师在济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体现了一位普通教师对社会的大爱之心。

4位教师获全国教育大赛冠军

强大“内力”成为学校发展最强引擎

在最近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视频课例比赛中,彭美聪教师的一节物理课摘得一等奖。而去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现代课堂博览会,王旭昊、吕幸福、高学民三位参赛老师也获得了一等奖。两年内,在全国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十四中已有四位老师获得一等奖。优秀的教师团队,强大的“内力”,成为学校发展的最强引擎。

两年来,学校投资百万元组织教师多批次、大密度地赴上海、北京、杭州、南京、济南、青岛、河北、吉林、广西等地进行学习和培训,到课改名校实地考察,影子学习,并邀请多位特级教师、名家名师、市区教研员到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显著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与北京四中网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远程培训和网络教研,与教师视频网、学科学习网、中华资源网等联姻,充分利用这些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所用。学校还成立了“E—feng”团队(教育技术)和“悦心”团队(心理健康),进行自我培训和交流,保证了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教育技术领先,教学方法超前,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借助学校优越的发展环境,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并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2014年芝罘区全区微课制作比赛前十名作品,十四中占有六项,在参加全市比赛中六人全部获一等奖。在学校151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7人,1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5人被评为烟台市教学能手,26人被评为芝罘区骨干教师。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获得国家级奖4人次,省级奖8人次,市级奖32人次,区级奖65人次。

学校还积极探索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创建了明星教师评价机制。学校根据教师实际工作,化整为零,分项设立了七个星别,分别是“师德明星”、“科研明星”、“教学明星”、“德育明星”、“创新明星”、“爱校明星”、“教学新星”,并分类制定了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各类明星不分高低,平等并列。不仅是骨干教师,新教师、服务一线的职员、有特长的教师也当上了“明星教师”,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营造了浓厚的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十四中教师凭借对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十四中新的篇章。一批又一批学生从这里成长成材,很多基础一般的学生从这里走向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新闻推荐

打开大学之门铺平就业之路, ———烟台风能电力学校适应市场办学走进新天地

YMG记者徐志春通讯员邹进芝常明王忠岳衣龙强栾晓东全国首家培养风电专业技术人才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材, 十四中:课改成就教育名校, YMG记者 李京兰通讯员 季瑞涛 王庆随)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