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冉
在趵突泉连续喷涌的第十一年,济南水位多次碰触黄色警戒线,并下跌至橙色警戒线以下。虽然说特殊的天气是导致水位下跌的主要原因,但庞大的生产、生活和农业灌溉开采量也让济南地下水资源背上沉重的负担。开源面临困难,只能从节流上想办法。
记者从济南市水利局获悉,除了封井之外,水利部门每年都对已经拆除设备尚未填埋的自备井定期检查,杜绝自备井重新启用。水利部门还对备案取水量较大的自备井单位,及时调度统计,减少自备井开采量。
“济南东部缺少地表水源,距离西部和北部的黄河水厂较远,再加上市政管网配套比较缓慢,近一半的生活用水来自自备井,完全关闭自备井是不现实的。”济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的问题是黄河水能过去,但是没水厂。”济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区水厂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建成,届时将能再置换部分地下水。
今年9月,济南市颁布《市政府关于加强节水保泉的通告》,对市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以外使用地下水源的企事业单位核减10%的取水计划。
新闻推荐
征集老济南再现明府城 本报“再现明府城”——济南老照片、老物件、文献资料有奖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1908年,济南某街区泉边的市井生活。▲1909年,济南某老街上高大的阁子门。▲1908年,济南某街上的独轮车。▲1908年,将军庙街府城隍庙。□记者李明为了...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