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月日讯(记者万兵)曾经备受社会关注、经历四次延期的“专车第一案”,又有新进展了。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该案经四次延期后或将于本周五进行宣判。
去年1月7日,驾驶私家车、使用滴滴专车软件载客的陈超,在把乘客送至济南西客站时,被济南市客管中心的执法人员认定为非法营运并处以2万元罚款。因不服处罚决定,陈超向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起诉状,要求济南市客管中心撤销处罚。
据了解,陈超提交起诉状后,年3月日,济南市中区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此案,并于4月日开庭。
庭审过程中,陈超是否从事非法营运、执法者究竟有无处罚权限一度成为争论焦点。而该案之所以备受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在不少像陈超这样的专车司机和传统出租车司机眼里,这更是一场关于专车是否合法的争论。因此该案也被称为“专车第一案”。
同年6月日,由于该案案情复杂,这个原本应于6月日之前一审宣判的“专车第一案”被确定延期3个月。此后该案又分别在年9月和月延期。今年7月,该案第四次延期。
判决结果一拖再拖,法院方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案件在事实认定方面尚存在一定争议。首次延期时,在不少人眼里,“政策环境尚不成熟”也成为延期的原因之一。
今年月日,济南公布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稿,相关政策渐渐明晰。而就在此时,据知情人士透露,陈超已经接到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的口头通知,该案或将于本周五宣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孟燕唐园园魏新丽济南日的限购新政规定,外地人在济购房要有连续两年的社保证明,这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让不少正打算买房的外地来济人员“受伤”。新政没有缓冲期没网签就被卡住了日,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