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理实一体化课堂。(通讯员王广阔 摄)
12日,来自济南14多所职业院校的教学精英齐聚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彩石校区,举行济南职教理实一体化教学观摩研讨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即理论课搬进实训车间,学生在车间一边学理论知识,一边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训练。笔者了解到,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是最早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学校。3年改革路走来,近1600名学生受益其中,如今,这一教学模式不但形成了各自课程标准和教材,还培养了大批实战人才。
【课堂进车间】车间学1天远超教室学1月
走进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彩石校区的实训车间,你一定会被整齐摆放的机床设备和师生间无障碍互动的场景震撼。没有黑板、没有固定的座位、没有传统的知识灌输,有的只是学生三人一组时而坐在桌前讨论编程、时而动手操作机器,老师在一旁加以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师生在边教、边学、边做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这就是“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改革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课本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如今学生能摸得着、看得见了,课堂搬进实训车间后全班95%以上的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中。“现在我们一周4天在实训室,一天比以前上一个月的课学到的东西还多。”学生宋平表示。
【3年课改路】理实一体化培养大批实战人才
笔者了解到,2014年9月1日,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在前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从2014年下半年,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三个专业、两个年级,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3年改革路走来,如今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等方面均有了系统体系。例如,修订了理实一体课程标准,编写了一批有使用价值的校本教材和学案。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专业技能真正得到全面训练与提高,提升了就业核心竞争力。近三年来,共有43个教学班,近1600名学生受益于教学改革。
谈起为什么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校长苗向阳表示,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完全取决于社会及企业的实际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教学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生产环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平时课上练得多,实践操作能力强,学生进入岗位很快上手。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确实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实战人才。
【破师资难题】助教生到车间协助老师辅导
在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背后,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技能教师队伍,其中双师型教师和高级技师大有人在。
在济南职教理实一体化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场,多所学校提出了在“理实一体化”改革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老师连轴转,师资不够用。4天时间都在实训车间中,一天至少5个小时,仅1名老师对应一个班多组学生的实训操作,有些顾不过来。如何破解缺师资的难题呢?笔者了解到,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让专业老师轮流到引企入校的企业顶岗锻炼,迅速对接生产一线;更重要的是,学校还进行创新,选择部分技能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学生为助教生,协助老师辅导、管理。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高年级学长或参加过大赛的学生。
2013级入校的康浩昌是11名助教生中的1员,每次课前他早早来到实训车间将需要的材料、工具、实验台电源准备好,课后检查所有的电源是否关闭后他才离开车间。“助教生是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桥梁,班里有学生操作跟不上进度了,我会教他们。”康浩昌表示,他会将接线通电等一些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的小窍门告诉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掌握理解。
(文/潘奕轩 通讯员曾宪国)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张冠超)在大众创业的热潮中,餐饮行业正迎来新一轮“互联网+”红利,以餐饮O2O(线上+线下)创业咨询服务为主业的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快速崛起。近日,总部位于济南的必普股份(838065.OC)...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