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芳在冲刷道路。郑瑞芳和尉凯正在收集尘土称重计量。
本期主咖\ 历下城管趵突泉环卫所所长 郑瑞芳
泉城广场、趵突泉是象征泉城济南的一张“名片”,景区周边也是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区域。虽然每天游客摩肩接踵、车辆川流不止,但周围环境一直光鲜亮丽、干净清爽,很难发现一点污迹。
历下区城管局趵突泉环卫所就是这一片区的“美容师”,在所长郑瑞芳的领导下,他们发明“十八小”提高工作效率,让环卫工作更加精细化,在全市的保洁成绩一直出类拔萃。郑瑞芳也被评为全国先进环卫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南市劳动模范。
1高标准 每平方米道路扫不出5克尘土
5月23日下午,记者在路边找到正在巡查的郑瑞芳,而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不间断地来回巡查。在巡查过程中,郑瑞芳会随身携带各种工具,地面的垃圾随手夹进垃圾箱,墙面的小广告用小铲子铲下,每到一条马路上还会用小刷子和电子秤测量道路保洁是否达标。“我们有严格的标准,每平方米的面积不能扫出超过5克的尘土。”郑瑞芳介绍。
郑瑞芳告诉记者,保洁员每天早上4点半开始冲洗道路,高压冲洗车、洒水车齐上阵,一天至少冲刷七次,早上、中午再清扫两遍,保证每条道路都干净清爽。“早上路面上会有夜间渣土车撒漏的泥土,还有夜市、早市遗留的垃圾,都要先捡拾干净后再冲洗。路面最难清除的是油渍,一般先洒上火碱水再用刷子一遍遍地刷洗,但有的地方紧挨植被,担心火碱影响植被生长,我们只能靠清水冲刷。小面积的油渍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清理干净,大面积的则要几个小时。”
2 高效率 “十八小”发明在全区推广
在泺源大街的马路隔离墩旁,一位保洁员正在用铁钩掏空隙中的污物。郑瑞芳告诉记者,对保洁工作来说,仔细认真是第一位的,不光要清理干净能看见的地方,像马路隔离墩下的排水孔、绿化带出水口等极易被树叶、柳絮这些污物堵塞,影响排水,保洁员会定期清理。
趵突泉街道仅主干道就有十条,开放式小区有四个,把保洁工作做得如此精细化,难道保洁员个个具备十八般武艺?“保洁工作面广、量大,要把工作做细就得提高效率,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断摸索经验,自己发明了一些小工具,现在已经在全区推广了,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十八小\’。”郑瑞芳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个蝴蝶状的大扫帚,两三下就把路边车辆底下的垃圾清扫干净。“像刮到树上的塑料袋、缝隙里的杂物,用这些特制的工具清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3 高水平 错开高峰期“抢”出保洁时间
29岁的副所长尉凯是郑瑞芳工作上的“铁搭档”,原是一名国旗仪仗兵的他来到趵突泉环卫所已经七年了,部队生涯(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和耐心的品质,工作中他不仅任劳任怨,更是处处为市民着想。
记者看到,道路、开放式小区不仅路面没有灰尘,连垃圾箱都干干净净。尉凯告诉记者,辖区内460个果皮箱、230个垃圾箱保洁员每天都要先冲洗再喷药,五辆垃圾车早中晚分三次对垃圾进行清理,每天共收集垃圾50吨左右,保证垃圾日产日清。“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像公厕的检查标准就是用手摸不能有尘土。”
开放式小区垃圾不易清运,乱贴、乱发小广告现象严重。为了让环卫工作更加人性化,保洁员会错开上下班高峰期清理,而且垃圾箱的设置点也与居民楼保持一定距离。遇到下雨天,井箅子里会冲入一些污物,为防止雨水淤积,影响市民出行,保洁员都是跪在地上,挨个掀起井盖用手掏出。
(文图/本报记者 陈加宝 见习记者 李娜)
新闻推荐
王希涛摄本报5月25日讯(见习记者王希涛)杂草丛生的河道内,流淌着乳白色河水,刺鼻的臭味儿弥漫在周围。近日,南大明沟路劲御景城小区段河水污染严重,给周围居民造成极大困扰。今天上午,记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