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是一座丽质天成的城市。南部青山矗立,北部黄河蜿蜒而过,700多处天然泉水形成的水系在城中穿流而过,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拥有“山、泉、湖、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风貌。建城2600余年间,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篇数不胜数。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济南这颗“明珠”落入尘埃,不复诗词描绘的那般美好。
不可否认,我们的城市曾经很美,现在却不够美。不美首先体现在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去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济南市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济南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大气监测的排名总体靠后,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与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交通拥堵也是困扰济南已久的问题。今年一季度高德地图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其监测的全国重点城市中,济南排名倒数第一。各种违建也给济南的颜值拖了后腿。灰头土脸的小门头房、脏乱差的初级市场、违章搭建的户外广告等,这些粗糙、丑陋的城市角落让济南屡遭诟病,甚至被扣上过“大县城”的帽子。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多的还在于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受。21世纪的城市美学,追求的正是让人们身心愉悦。济南如何做好“美”的文章?刘家义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济南山泉湖河城自然禀赋突出,环境优美,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加强软件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真正留得住人。
一座城市留住人有很多方法,比如说,提供工作机会、降低物价水平、稳定住房价格、拥有发达的交通设施等。对于生存和生活而言,物质条件和事业都很重要,但能够把灵魂牢牢拴住的,或许还是人文感受。因此,美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在一座美丽的城市,人们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会更相信自己能生活得更好。
一座更美的城市应当有美好的面孔。今年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已经为济南面孔勾勒出新的内容:这是一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面孔,有听得见的泉水叮咚,有看得见的一城山色,有带来幸福感的蓝天白云,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四个中心”建设,有被寄予厚望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有全城百姓有滋有味儿的好日子。今年济南将继续打响蓝天保卫战,完成济钢等16家东部老工业企业停产搬迁,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力度,实施环境网格化监管,继续推进扬尘、燃煤、工业、机动车尾气、油烟和烧烤污染治理。围绕治堵攻坚,济南将实施交通十大举措,年内打通27条断头路,基本实现二环线及周边匝道综合治理。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携河发展步伐,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步入属于济南的“大河时代”。
一座美丽的城市应当有美好的故事。没有故事的城市是贫血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杭州。“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这是西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是苏州。白雪红墙、大雁低飞的是北京。那些岁月风尘中留下的故事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坐标。有了这些人文符号,城市才有了灵魂,人心才得以安放。此时此刻的济南正处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攻坚阶段。“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誉,济南已热望了许多年。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济南下了绣花的功夫来整治市容市貌,按照“平、亮、绿、美、净、齐”的标准打造城市环境,大力推进棚改旧改和拆违拆临、建绿透绿。5月25日济南新公布了第三期第二批拆违台账。加上此前公布的任务,济南市拆违总面积已超过2400万平方米。山师东路商业街违建、南部山区野别墅等“老大难”均已被拆除。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了,你我书写的故事也有了更美的底色和更好的前景。
一座美丽的城市应当有美好的生态。所谓美好的生态,包括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和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等。5月26日,济南发布人才新政30条,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吸引优秀人才来济发展,并为全市人才流动提供动力和保障。而在5月17日,济南还发布了大部制改革和投融资平台整合调整情况,规定今年6月底前完成调整。届时,全市政务生态和创新创业生态又将令人耳目一新。当前城市间的竞争正由生产要素的比拼演变为环境和生态的比拼。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济南成为一座更美的城市,美得丰满而坚实,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到这里,在这里生活的人会拥有更好的生活。 (本报记者 张丹丹)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5月26日晚,省城历下区第34届消夏晚会开幕式在山东博物馆广场举行,活动由中共历下区委、历下区人民政府主办,历下区委宣传部、历下区文化(旅游)局、历下区安监局、历下区文化馆、济南电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