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张彤 石晓丹)“在这届中国京剧节上,我有过三次感动。前两次我的眼泪没有掉下来,但这次当《邓恩铭》演出结束谢幕时,主演李保良轻蔑而又豪迈地卸下手铐、脚镣,面向舞台上空的党徽庄严敬礼,随后又走向观众,深深鞠躬谢幕时,我深受感动,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整个京剧节上我第一次流泪。”在演出结束后第二天上午艺术节举办的“一剧一评”研讨会上,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陈涌泉激动地说。
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一大党代表,是13名代表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代表,是山东早期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市京剧院院长于鹤咏介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济南市京剧院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排演了新编京剧《邓恩铭》。该剧通过“忧国忧时”、“挺立潮头”、“立党为公”、“领导工运”、“潮起潮落”、“家事国是”、“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等篇章,再现了邓恩铭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和生命轨迹,塑造了一位有理想、有血性、有担当、有真情的共产党人光辉形象。
“当我走进剧场,天幕上13位党的一大代表的黑白照片首先映入眼帘,立刻给我带来非常的神圣和敬仰感,仿佛把我带到党的建设初期那风雨如磐的年代。整个演出过程中,我看到观众中许多小学生都看得非常投入,他们随着剧情喜怒哀乐,这说明我们追念初心、感怀英烈的目的达到了。特别是扮演邓恩铭的演员自始至终沉浸在角色中,表演非常投入。”文化部艺术司陈迎宽介绍说。
在“一剧一评”研讨会上,专家们还就京剧《邓恩铭》如何进一步提升出谋划策。比如艺术感染力与现实性的统一,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戏曲唱腔设计与少数民族音乐的融合等问题。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庄岩表示,《邓恩铭》主创团队将认真听取、吸收与会专家的意见,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修改、提高方案,进一步打(剧目,精益求精,有信心把该剧打造成精品保留剧目。
新闻推荐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崔春秀看来,这白色的小疙瘩是小时不可多得的美味。崔春秀出生在济南的一个小乡村,花生就是孩子们能吃到的唯一零食。每到过年,奶奶才会做花生粘糖。
花生粘糖是一种裹了糖霜的炒花生米,再朴素不过。可在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崔春秀看来,这白色的小疙瘩是小时不可多得的美味。崔春秀出生在济南的一个小乡村,花生就是孩子们能吃到的唯一零食。每到过年...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