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古文包粽子,寓教于乐
“粽叶飘香,文化创城。”这场端午节文化活动由济南市历下区文化(旅游)局、历下区文化馆主办,历下区民间手艺人协会筹备组、济南市旅游协会传统手工艺人分会承办,济南名士小学、辅仁学校、友谊小学、济南动漫行业协会协办。活动邀请了原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克明为孩子们讲述端午的历史渊源,济南民俗专家张继平现场教给孩子们一首朗朗上口的端午节歌谣,可谓文化气息浓厚。
小学生们的表演也十分精彩。先是来自胜利大街泉景分校五年级的于心安同学以一袭水蓝色长裙“仙女装”亮相朗诵《橘颂》,后是由历下区名士小学、友谊小学、辅仁学校的同学们集体诵读《离骚》,情绪饱满,感染力强,孩子们精彩的表现获得观众们一致好评。
端午文化老少传承,粽叶艾叶香满小院。孩子们表演结束后,在院子里跟着老手艺人学习包粽子、煮粽子,并向游客们赠送了粽子、鸡蛋、艾蒿。“孩子非常期待参加这次活动,提前好几天就在家里准备了,还让我专门给她讲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小知识。”陪着小孙女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李先生说,“今天的这场活动,内容丰富,将传统文化与孩子们的特质充分融合,寓教于乐,效果特别好。”
六位手工艺大师到场助阵
麒麟笔苏庆、泥塑薄永胜、剪纸王涛、面塑梁长乐、布艺范道玲、五彩香囊编织郭强六位老师,可谓是济南非遗手工艺“大咖”,他们也来到历下区非遗展馆,还准备了相关的工具材料,让来到现场的学生及游客互动体验。
孩子们聚集在泥塑艺人薄师傅的展位前观看他为公羊作品上色。薄师傅介绍说,泥塑最重要的是“捏模子”,“模子捏好了直接把泥巴扣进去就快了,然后再给泥塑上色。”薄师傅一边说着,一边给游客们现场展示,此次制作的公羊作品不仅惟妙惟肖,更有吉祥的寓意,引得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薄师傅旁边的布艺展位也很热闹,工艺匠人将布块当粽叶,里面装上棉花和碎粽叶,用线缝成粽子的形状,再配上红绳和珠子或者中国结,挂在床头或包上,借着碎粽叶散发着淡香可以驱赶蚊虫。彩色的布块、飘香的粽叶是小姑娘的最爱,几名小女孩拉着妈妈一起来学做手工,学得很是认真。仔细看去,小院的树上还挂了不少五彩香囊,红红绿绿,色彩斑斓,置身其中,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上百件展品亮出“手艺济南”名片
不仅是室外热闹,非遗展馆室内同样精彩。木雕、泥塑、面塑、烙画等上百件展品展出,来自山东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志愿者们为游客现场讲解,与“五一”小长假相比,此次展馆内的展品更新了不少。
一个月前摆放“雨荷船”的位置,现在换成了“雨荷车”,采用红木搭配黄铜等材料纯手工雕刻完成,整个制作过程耗时8个多月,是本次展览中很有亮点的一件作品。虽然雨荷车是作者杨崇华根据民间关于乾隆和夏雨荷的传说想象制作出来的,但在具体的细节方面却是很有讲究。“这个车顶是引入了观澜亭歇山顶的建筑元素,而车顶侧面嵌入的七星高照图案,在古代也是一种流行元素。”杨崇华介绍说。
“下一步在历下区非遗展览馆内,不仅有组合展,还会举办专题展,比如古车文化展、船展等,以展馆为载体,把济南传统手工艺人展示出去,打造‘手艺济南\’这张名片。”济南市级非遗项目“胡氏古船”传承人胡源告诉记者,“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我们也会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新闻推荐
5月25日,美国PPG大师漆在黄台大酒店召开新品推广会。本次会议以“感恩、携手、共赢”为主题,意在回馈新老客户,感谢合作伙伴对大师漆的支持,并且为大家介绍了几款大师的最新涂料产品,让大家进一步地了...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