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秀山小学—好一处山水田园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6-01 11:47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们品尝自己种的花生。

学生们收获土豆。学生们分享挖土豆的快乐。学生们在开心农场里,在苏老师的带领下采摘蔬菜。斗母泉边,月牙山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

在秀山小学这片静美的田园中,

老师和孩子们播下梦想的种子,种桃种李种春风……

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具有生命气息的“田园课程”在这所

乡村学校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让教育回归自然。它将秀山小

学的课堂变成了一首首田园诗,清新质朴而又丰富细腻。

由一个学科,到一个课程群,再到多学科深度融合,在

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秀山人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核心,让

课程赋予了秀山小学独特气质,成为区域内首屈一指的田

园特色生态校。

办有温度的教育

探索改变学校气质的课程

地处市中区最东南边、群山环绕、生源全部来自农村,秀山小学这所大山里的乡村学校要想成为常规意义上的名校,它的出路在哪里?2007年建校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秀山人的心里。“是课程!”校长刘延涛敏锐地觉察到,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课程改革无疑是核心,只有课程才能改变学校气质,也只有课程文化才能真正改变学校文化。

课程又从何而来?绝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生搬硬套。一定是基于校情、基于目标、基于理念的。

秀山小学位于斗母泉边、月牙山下,区域内植被丰富,光能叫上名来的植被品种就达百余种;除此之外,东有“怀孝子墓”、千年古刹白云观,济南著名景点——龙洞、佛峪,更是毗邻“小红叶谷”,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资

源。而秀山人始终认为,以人性为出发点

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能

滋养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觉悟。结合地域

文化特质、育人目标和自己的校情,2013

年,秀山小学确立了“孝本”教育的办学宗

旨以及“养孝诚雅秀之心 育博闻强健之人”的办学理念,简称八字办学理念——“孝诚雅秀 博闻强健”。秀山人对办学理念也有自己的诠释:以“孝”为先,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学会感恩施爱;以“诚”为品,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以“雅”为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讲究文明礼仪;以“秀”为貌,秀出学生的独特气质和精神风貌;而“博闻强健”意在培养孩子广博的知识,锻炼孩子强健的体魄。

经过多年探索,基于办学理念思考下的课程体系初具规模,形成学校的三大课程支柱,即以“孝”为首的德育系列活动课程;以“板球、棒垒球”为主的特色体育课程;以“田园课程”开发为主的特色实践活动课程。

其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具有生命气息的“田园课程”,为秀山小学带来了独特的气质,让它从众多乡村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所具有田园特色的贴近自然的生态型学校。

“绿树荫浓山明水秀,红楼学显人杰地灵”,横批“钟灵毓秀”,这是秀山老师自己书写的一副对联。如今也成了对秀山小学的真实写照。这里真正成为了一所田园式的读书圣地,孩子们向往的学堂。

将课堂搬进田园

开辟小学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说起田园课程的缘起,校长刘延涛讲起了一段经历。有一次他带学生外出游玩,当路过一片韭菜地的时候,他无意中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学生竟异口同声地回答:“麦子。”“孩子们的回答令我吃惊。当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农村的孩子,连麦子和韭菜都不分了吗?”刘延涛说,他回到学校后,让老师们通过询问、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发现当前农村孩子对于农活以及家禽等的种养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什么都不会,“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实状况,触发我们开发种养殖课。”

今年下半年即将退休的秀山小学老教师苏福成至今仍对4年前的那次谈话记忆犹新。2013年9月,校长刘延涛找到他说:“苏老师,听说你比较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庄稼活也有经验,你看,咱们学校有这么好的土地资源,想开设一门以种植养殖

为主的校本课程,由你来承担怎么样。”

苏福成愉悦地接受了课程开发任务,但心里多少有些没底。“种庄稼我不愁,可是怎么才能把这些‘土\’知识科学地传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喜欢这门新课程呢?”苏福成开始边摸索边实践,没课的时候上网查资料,研究学校为课程开发买来的相关书籍。让他欣慰的是,课程一开设,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还记得和孩子们一起种花生的时候,孩子们精心挑选种子,刨坑,撒种,浇水,填土,拔草,收获,分享,孩子们体验了劳动的全过程,尤其是丰收时孩子们那满脸洋溢的笑容至今让我难忘,那种天真,那种满足,那种质朴,那是一种幸福的笑,那是秀山小学最美的笑。”苏福成说。

随着课程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进来。有老师建议种植课可以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比如语文课本里有一课是关于爬山虎的,还有棉花,豆角等,也有老师建议养殖课也可以和课本相联系,比如白鹅、母鸡……于是,以前单纯的种植课、养殖课成了课本知识的实践课堂。对于秀山小学的老师们来说,植物特性、动物习性、病虫害的防治等都成了必须掌握的知识,无形中,教学风格、上课思路都发生了转变,田园课程的开发带给了他们一片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秀山小学的课程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已扩大到一千多平方米,共有蔬菜种植区、动物饲养区、农作物种植体验区和山林绿化区四处课程实践基地。植园内、紫藤架下、葫芦藤边……都成了学生亲近自然、实践课堂知识的“天然课堂”。课程实施有本可依

“一体两翼”构建田园课程群

经过3年探究与积累,学校“田园课程”体系日渐完善,并通过“一体两翼”,即以《亲近田园》为主体,以“主题活动”“学科融合”为两翼,构建起田园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群。

去年9月,学校教师全员参与编写的教材《亲近田园》与师生见面。这套教材以观察和实践活动为主线,共计6册,涉及“我的山野朋友”“我的山野世界”“我的山野家园”“我的山野情怀”四方面的内容,各年级全年一册,让课程实施更加有本可依。

在“我的山野朋友”养殖课上,学生在与小动物的互伴成长中感悟了生命的真谛。在农场出生的两只羊宝宝“开开”和“心心”是农场的两位形象代言,学生们亲眼见证了它们在刚出生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能独立行走,对生命也多了一份敬

畏。而生产前的兔妈妈会撕下自己的毛,为即

将出生的兔宝铺就一个温暖的窝,这一慈母情深的画面同样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

心灵,对母爱有

了一份更深的

感激。

“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穿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这本是一篇低年级的课文,而在“我的山野世界”种植课上,每当春回大地之时,作为秀山小学的学子们便可以亲手在责任田里播撒下一粒粒种子,既加深了课文理解,又在品味果香的同时对大自然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在劳动的乐趣中,我学会了分清菜种,剩饭也明显减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本质和珍贵。”六年级(1)班学生郭好泽告诉记者,除了锻炼种养殖的动手操作能力外,更多的是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得到成长,在体验中收获快乐。

而在“我的山野家园”和“我的山野情怀”课上,师生玩遍秀山,访怀孝子墓,参观白云观,游览红叶谷,探寻斗母泉……学生捡树根做盆景,采树叶做标本,五谷杂粮也能化成画。一路走来,他们身体更加强健,意志更加坚韧。在创造中,学生个个灵性十足,神采飞扬,对自己的家乡多了一份认知和热爱。老师还会引导学生写下小动物们的成长历程,记录植物生长的足迹,描绘自己眼中的校园,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得以提升。

此外,围绕着田园种植的不同阶段,结合当地时令,学校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田园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展示,以达到“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孩子热爱生活”的目标。比如,3月开展亲子种植活动;4月开展以“樱花节”为主题的绘画摄影展;5月,师生一起亲手包粽子快乐过端午;6月杏子成熟,组织学生采摘等。

从一个学科、一个课程群开始,学校富有田园特色的课程文化、校园文化形成。

学科融合走向纵深

国家课程得以校本化实施

课程改革走向纵深处,学科深度融合也必将到来。

当老师开始打破一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当学科之间的壁垒轰然倒塌,教育本身又会呈现怎样的生态?如果你来秀山小学听一堂课,或许便有了答案。

5月18日,坐落于济南市中区最东南边的秀山小学热闹了起来,全市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在这里召开,来自全市各区县的100余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前来“取经”。秀山小学的科学、数学和综合实践的学科教师进行了一场课程融合展示,让所有人见识了真正与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

“谁知道孙大圣的分身术还有谁会?”科学老师用诙谐的提问开始了课堂教学。学生纷纷举手,答案几乎也被同时喊出,“地瓜!”紧接着科学老师便开始讲解地瓜秧的培养和生产特点。而在接下来的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则从多大面积能够种多少地瓜秧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量化种植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分组实地测量,将数学知识估算出的实际数值与上节课科学老师讲解的书本数值做对比;最后在综合实践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亲自下地种植,刨坑、插秧、浇水、埋土,虽然忙得大汗淋漓,却又乐在其中……知识与实践就这样在田园中实现了完美结合。

从2015年起,秀山小学尝试将国家课程与田园课程相融合,比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科学课《植物的繁殖》这一单元时,负责科学教学的董老师就会带他们走进田园,让他们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语文课上,二年级的王静老师带领学生喂养小白兔的同时,还引领学生学编儿童诗;数学课上,学习《面积》一单元时,数学老师就会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实地测量,既让学生习得了知识,又提升了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种植课上“猜想系列”作文、“小苗成长记”观察日记系列、“田园风光写生”、“丈量我们的种植地”等也都是课程融合的体现。课程融合使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得到具体化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随之真正落地。

如今,葫芦藤、葡萄架下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开心农场里孩子们忙碌的身影;还有回荡在校园角角落落里那欢乐的笑声,它们共同演绎出属于秀山独有的风景。

新闻推荐

创城冲刺:真正的比拼还在后面

□石正一第一次创城模拟测评成绩公布了,创城“考生”们的成绩如何一目了然。如果说济南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4×100米接力赛,那么我们已经跑完了第一棒。从这份基于第三方测评数据的成绩单...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秀山小学—好一处山水田园)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