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事业,也许自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这是济南报业集团发出“泉城举匠令”后,一位服装设计人员在推荐表里表达的朴素想法。记者从活动主办方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寻找,社会各界报名踊跃,越来越多有着一身绝活的能人正走出“深闺”为人识。本届活动的报名还将持续半个月左右,欢迎符合条件的能工巧匠继续报名。
就在5月初,2017寻找“济南工匠”活动正式启动,全城搜寻最能代表济南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济南工匠。“举匠令”一出,荐者如潮。纵览报名推荐表,既有在火车头一干30多年、安全行车148万公里的火车司机,又有每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一圈的年近50岁的老公交司机;既有济南市独有的民间工艺唐锦彩传承者,又有把泉水文化融到VR里的文创人……
与去年举办的首届寻找“济南工匠”活动相比,今年参与的范围明显扩大,引发的反响愈发强烈。人们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已经跳出一些特定的行业,制造业、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适用,而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等也同样适用。报名者中,还有的来自殡葬业、物业等行业。记者注意到,有多家公司发来不止1份推荐表,被推荐人也是各有千秋。
只要您身边有符合“爱岗敬业、执着专注、坚韧不拔、善于攻关、勇于开拓、精益求精并在一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标准的能工巧匠,无论TA身处制造业、服务业、手工业还是老字号企业、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领域,都在我们的寻找范围之内。如果您有自己心目中的人选,请从舜网专题网页(http: //news.e23.cn/xzjngj/)下载推荐表,填好后发到邮箱xzjngj@163. com,联系电话:0531-67976324。
(济南日报记者焦小超)
新闻推荐
经典诵读□女报记者冯子莹说起“易安居士”,很多人都知道是济南的骄傲、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在济南市历城区,有这么一所学校,它以“易安”为名,以“易安精神”为魂,在诗意校园里,鼓励学生诵读...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