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7元过7天!45名大学生挑战生存极限吃饭就咸菜啃馒头 睡觉蹭ATM机房打地铺 所赚4871元全部捐献公益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7-27 13:50   https://www.yybnet.net/

队员们在打工为省钱队员们就咸菜吃馒头。

参与生存挑战的大学生晚上打地铺睡在ATM机房。

体验过程中队员们互相鼓励,互帮互助。

大学生在饭店打工。(本版图片均由学生提供)奔波了一天的大学生累得倒地就睡。□本报记者 朱士娟

7月21日,是尹士红在济南生存体验的第二天。烈日中,依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她蹲在路边,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7月22日凌晨,在ATM机旁酣睡的陈奔被保安叫醒,他不得不卷起铺在地上的床单,寻找下一个免费歇脚点。在参加生存挑战的3天里,他和同伴已经被驱赶了两次。

从7月20日开始,来自山东建筑大学的学生尹士红、陈奔以及其他43名同学,没有回家享受假期,而是留在济南开始了他们的生存体验——每人每天1块钱,在济南生活7天。在这7天中,除了自谋出路生存体验外,每天早上7点半到9点,下午5点到6点半,45位大学生还要到不同路口进行交通执勤,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按照约定,活动结束后他们要将劳动收入结余全部捐献给公益事业。截至记者发稿时,体验已接近尾声,他们已经赚了4871元。他们说,自己收获最多的并不是钱,而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成长。

一天走了37000步推门找工作屡屡被拒

37000步!至今,尹士红仍对这个数字记忆犹新,这是她第一天体验结束后手机上显示的步数。

“从来没有在一天中走过这么多路,脚上都起了泡。”尹士红说,最初让她绝望的并不是这些辛苦,而是付出这么多辛劳后自己仍一无所获。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自己和同伴走到了一条小吃街找工作,在第一家店门前犹豫了很久,因为她很害怕被拒绝。“第一次这样推门找工作,感觉很尴尬,更尴尬的是,经过强烈的心理斗争后终于开口了,但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我们的活动目的后,还是被拒绝了。”尹士红说,最开始的两天,他们“扫街”找工作屡屡失败,被拒绝的次数就连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转机出现在第三天,她在一个兼职群内终于找到了首份工作——发传单,从上午9点发到下午4点半,发了几千份传单,最终赚了50元。

张志峰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发传单,对方一次性给了他2天的传单,并承诺一天给100元。为了节省时间,多挣点钱,张志峰和同伴顶着烈日用1天时间就发完了,但让他郁闷的是,最终对方只支付了一天的钱。第二天,他又“失业”了。无奈,他又跑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工作机会,当天因为室外温度太高,差点中暑晕倒。

“我就是要看看自己的极限是多少!”贾晓晗是张志峰的搭档,一个外表看起来很瘦弱的姑娘,骨子里却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阳光暴晒,防晒霜擦上不一会儿就被汗水冲掉了,索性不擦了;脚上起了很多泡,每走一步都很疼,却咬牙坚持着……

相比之下,队员马丽君要幸运得多,她第一天就找到了工作,当话务员,从上午9点多拨出第一个号码起,她一天打了不下100个电话,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60元。虽然一天下来嗓子有点沙哑,但她已经很知足了,因为工作场地在室内,不用在太阳底下暴晒,而且现场有水喝。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马丽君同样经历了曲折。她仍记得有一次她在电话里询问对方工资是否日结,对方突然对她吼了起来,然后挂断了电话。这始料未及的一幕,曾让马丽君委屈了好一阵。

45位大学生身穿统一的绿色队服,每人佩戴着工作证件,里面夹着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他们用最大的诚意来证明自己,以及他们正在做的这件事的意义。

“每个人的队服只有一身,因为天气热,一天下来,穿的队服都是湿漉漉的,有时候只能去公共厕所洗一把,第二天接着穿。”马丽君说,在酷热的济南,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成了一台人体烘干机,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1.5元咸菜7人共享一荤两素成豪华大餐

陈奔所在的小组,一共7人,在第一天就集体“失业”了。

“我们本来前一天就在网上找好了兼职,结果第二天去了之后,对方又加了些条件,而且工资不能日结,所以只好放弃了。”陈奔说,没有找到工作,吃饭成了主要问题,为了省钱,他们一人买了一个馒头,然后花一块五买了一盒咸菜,7个人围着这一盒咸菜吃了一顿饭,“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吃饭的地是在一个美食城,空气里弥漫着饭香,路过的人也都看我们,但我们并不在意。”

尽管很节省,来回车费加上早饭和中午饭,陈奔小组还是超支了,7个人花了将近10元,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连饭都吃不起了。当天下午,在做完志愿服务之后,陈奔和同伴又开始分头找工作,解决晚饭问题。

“我给你们打工,你们能管饭吗?”陈奔连着找了好几家店都被拒绝了,最后,一家饭店老板“收留”了他。陈奔负责帮忙端盘子、洗菜、洗盘子这些杂活,干了两个小时,饭店老板给了他10块钱,同时给他盛了三份菜,包括一份荤菜、两份素菜,另外还给他盛了一饭盒米饭,面对这份“豪华大餐”,他没舍得自己吃,而是提了回来和组员一起分享了。

“尤其是那盘洋葱炒肉,太香了,我们几分钟就给解决掉了。”他笑着说,那是自己印象中吃过最香的一顿饭。

按规定,每天晚上队员们都要到高新国际会展中心集结,互相交流一天的情况,上报自己当天的收入和支出,计算结余。24日晚8点,忙碌了一天的队员陆续到达会展中心,一位戴着眼镜、身材偏瘦的男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透过会展中心广场微弱的灯光,记者看到,他手拿一盒米饭,地上放着的是半盒土豆丝,吃几口米饭,才去夹一筷子菜。男孩叫陈吕,湖南人,吃惯了米饭的他,为了省钱,他就着咸菜啃了3天的馒头。“米饭一块钱也就能买一份,而馒头一块钱俩,可以分两顿吃。”他说,这是这几天自己吃过最奢侈的一顿饭。

由于刚开始找工作不顺利,身上的钱很快就“透支”得所剩无几,陈吕只能想尽办法先填饱肚子,最困难的时候,他去给饭店打工,只要求给一顿饭吃。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和其他3个同伴给一家饭店打了两小时工,饭店老板为他们下了一大盆面条。

为生计体验人情冷暖对生活多了一层理解

队员张志峰在最开始的两天也屡屡碰壁。有一次,他向一位店主争取工作机会,在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公益性质后,店主仍毫不客气地回绝了,并撂下一句,“我帮你,谁帮我呀”。一句话让这位阳光大男孩第一次感受到“人情冷暖”。

45位大学生第一次为生计奔波,最让队员们难忘的是他们经历的一个个温馨瞬间,每一个都足以抵过所有冷眼。

在找工作的第二天上午,尹士红因口渴难耐,走进一家快餐店“讨水”喝,在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正在进行的活动后,还没等服务员递过水,一位老人将手里刚买的水递了过来。

“年轻人趁着年轻做点有意义的事,到了我这个年龄,你会发现,这些都将是一笔财富。”老人并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是说自己是一位退休教师。老人离店时又悄悄买了一碗鸡蛋汤、一笼包子放到了尹士红面前,留下一句“这些一会儿中午吃”后,转身离开了。尹士红看着桌子上冒着热气的饭,已经两天没好好吃东西的她,一下子“泪奔”了,甚至忘了追上去,对老人说声“谢谢”,至今她都深感愧疚。

陈吕始终记得7月24日发生的感人一瞬,当天中午,他顶着烈日在泉城路发传单,迎面走来一位男士,他将传单递到男士面前说,“哥,不好意思,看看这份传单吧”。这位男士并没有接过传单,而是伸手递过来一瓶冰可乐,对陈吕说,“拿着,大热天的喝吧”。

7月25日早晨5点,队员们依旧去附近的一个公厕洗漱。一位环卫工人和他们已经打了好几天照面了,在他们洗漱完后,这位环卫工人关心地问他们还要进行几天,要是没水喝了就去他那里接。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却感动了在场的所有队员。

为了捐献出更多钱,队员们不仅想尽办法找工作挣钱,而且也是想尽各种办法省钱。

张志峰说,在活动期间,坐车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他们给自己定的原则是,走路一个小时能到的就走着去,不坐车。尽管济南天气炎热难耐,但队员们甚至连一瓶水都不舍得买,渴了就去超市或饭店“讨水”喝。晚上休息,他们就干脆打地铺,ATM机房是他们经常的歇脚点,一张床单就是一张床,彼此背靠背挨着,尽管没有空调、蚊虫多,但奔波一天,几乎一躺下就睡着了,为了保证安全,男生们负责轮流守夜。

“目前结余已经达到4871元了,活动还有一天就结束了,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变化,但已经不重要了。”张志峰告诉记者,随着活动的进行,身体上的辛劳逐渐被心理上的满足感代替,不止一位队员表示,他们不再一味追求结果,而是放慢脚步,开始享受这个过程。

生存挑战大学生赚到了什么?

这一群为生存而挑战的“95后”大学生,最大的20岁,最小的18岁,可以说他们这一代从小都是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长大的。很难想象,平时每天生活费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他们,每天手里只有1块钱,怎么活?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为生计奔波,在陌生的环境里解决自己的三餐,并寻找工作机会赚取爱心基金。发传单、洗盘子、当话务员、扛重物……学生尝试着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工作。从鼓起勇气推门而进推销自己,到平静地面

对一次次的拒绝,从失落到重拾信心,他们一次次感受到生存不易,也一次

次品尝到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的成就感。

截至记者发稿时,生存体验已经接近尾声,有人攒下了几百元,也有人积蓄无几。除了金钱,他们收获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成长,懂得了对父母、对社会感恩,也对自己有了反思。

平时和父母通话从没超过10分钟的陈奔,那天,他不知不觉和妈妈聊了40分钟,但始终都没说出一个“苦”字;马丽君说,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位更和善的人,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以后看

到发传单的,我会伸手接过来,并说一声谢谢”;身无分文的

陈吕,将刚刚好心人给他的冰可乐给了乞讨老人,希望能

给他带来一丝清凉,而自己则继续顶着烈日发传单……7

天,每个人身上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在这座城市传递着现代大学生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朱士娟)

新闻推荐

拿假证明为儿子办落户 被识破后还大闹派出所他被拘10日民警:按其情况本来很简单就能落户

吕某被天桥警方行政拘留(警方供图)88197600热线(记者高倩)济南男子吕某,拿着花500元钱伪造的“父子关系”证明到泺口派出所给儿子办户口迁移。假证明被工作人员识破后,吕某竟然在派出所闹腾起来,一口咬...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7元过7天!45名大学生挑战生存极限吃饭就咸菜啃馒头 睡觉蹭ATM机房打地铺 所赚4871元全部捐献公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