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它在城市中穿行时,其安全性能也备受关注。那么,是不是车身越坚硬,就越能保护车内的乘客呢?
在严重的汽车碰撞事故中,一些汽车的部分结构由于撞击发生了明显的变形。人们自然想到,难道是汽车的车身不够坚硬,才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变形?
其实,因汽车碰撞所造成的车身变形和破坏,有相当一部分是汽车制造业的工程师在设计时就刻意为之的,其目的是消耗碰撞前所携带的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也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汽车的碰撞过程通常不超过半秒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将汽车的动能完全消耗,必然会造成某些物体的剧烈变形和破坏。如果由乘员来承担这种剧烈变形,那就意味着将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车辆设计者就希望车身能够尽可能多地承担变形并消耗这些动能,以尽可能避免人员受伤。
与此同时,在设计时还要考虑让乘员在碰撞中拥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而车内常用的乘员保护装置,如座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也都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才能起到正常的保护作用。因此,相对车身的其他部分而言,乘员舱应当做得更结实一些。而那些位于车身的前部和后部、在多数事故中被首先撞击到的部件,例如保险杠等,则应当被设计成在碰撞下可以发生永久变形的结构,并通过这些变形来消耗汽车的动能。所以,出于保护乘员的目的,车身的不同部位软硬程度也应该做得不同,这些都是需要设计师进行综合考虑的。
当然,任何结构都不可能提供绝对安全的保护功能。如果碰撞非常严重,那么乘员舱就难以避免会发生结构变形,乘员受伤害的可能性就急剧升高。因此大家开车时不能太快。
为了降低汽车的能耗,减少尾气的排放,有人提倡设计并使用又小又轻的汽车,此举也被称为汽车的轻量化。然而,汽车做得过于轻、小,安全性能就会下降。所以,无论是讨论车身软硬程度,还是讨论车子是该做得又轻又薄,抑或又厚又重,都应该采用辩证的观点。否则,就很可能是好心办坏事。 文/周青(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供稿)
新闻推荐
“济南市放心早餐地图”“济南市便民菜市场地图”上线去哪儿吃早餐?上网一查就知道
扫二维码查看便民菜市场地图扫二维码查看放心早餐地图桥下敞亮了,道路宽敞了,小区整洁了……济南市大力开展拆违拆临工作以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接踵而来,令人欣喜。可是,违建早餐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