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磊
5月27日,对市皮肤病防治所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市卫计委批复,同意加挂“日照市白癜风医院”的牌子,标志着日照市白癜风治疗技术迎来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市皮肤病防治所如何“破题”?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市皮肤病防治所皮肤科主任高亮一语道破。
近年来,市皮肤病防治所创新采用口服、外用药物+表皮移植+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砥砺前行。
志在精湛,加强诊疗模式体系建设
来自东港区的一名白癜风患者李先生,自诊断为白癜风疾病后就开始四处求医,先后辗转北京、上海等城市,但仍未治愈。2016年2月份,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市皮肤病防治所寻求治疗。
市皮肤病防治所医生为他开出以光疗为主,并结合表皮移植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一年半的时间,李先生病部位已经复色,基本恢复到正常皮肤。
据了解,除了精湛的医术,这还与市皮肤病防治所开展的国内先进、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模式密不可分。
在白癜风诊断上,市皮肤病防治所从发病诱因检查入手,通过开展皮肤组织病理检查,为确诊疾病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2015年,在原有的诊疗手段基础上,购置了皮肤CT(皮肤共聚焦显微镜扫描),通过皮肤CT的无创检查,明显提高了诊断正确率,而且还可以观察黑色素细胞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定。
在治疗上,药物方面由多种西药、中成药系统或局部治疗,通过调节免疫、抗炎促进黑色素合成,改善临床症状。光疗方面引进了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和308nm紫外线光疗仪,通过诱导表皮浸润T淋巴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促进黑色素合成,起到治疗作用,具有副作用小、疗效高的特点。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表皮移植术和光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治愈率明显提高,治疗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治疗中的表皮移植术是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部分陈旧难治性皮损,具有较好的疗效。
2016年以来,市皮肤病防治所白癜风患者门诊就诊达1840人次,住院达30人次。
创新突变,打造一流人才型医院
只有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才能把人才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市皮肤病防治所共有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63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6人,本科学历33人。
该所从领导班子的团队建设入手,科学调整班子分工,各自分管工作责任到位,相互之间互补到位,并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强化执行力。大力推进民主决策,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氛围。实行中层管理干部职业化,制订中层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规划,注重对管理科学的专业化引导,提升医技科室管理干部的行政和业务管理能力。
同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招聘人才,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人才,按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人才,在医院上下树立起人才兴院观念、人才市场观念和人才效益观念。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注重培养临床医师的技术创新能力入手。该所强调对年轻医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并鼓励职工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访问、讲学、手术,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培养医疗科研结合型人才。
心在精细,以病人为中心做服务
近年来,分别选派技术骨干到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地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学习班、培训班,先后邀请孙建方、顾恒、杨蓉娅、常建民等多名国家级皮肤界专家来单位进行业务指导,逐渐形成了以院内人才为基础,以院外专家为先锋的宝塔式人才团队,团队结构模式和人才储备走在了前列。
“一切为了患者。”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高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多年来,市皮肤病防治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用仁者爱人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一路风雨一路歌的动人乐章。
新闻推荐
200万辆!济南机动车下月或达“极限”一家两辆车渐成“标配”,上半年新增近15万辆
7月18日8时许,经十路上车辆排起长龙(资料片)实习生李浩男记者周里摄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8月将超过200万,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了近15万,主要是因为家庭“二车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山东已有三市机动车保有...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