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小学经典诵读展演燕翔小学十岁成长礼
站在每一位学生的
明天,做今天的德育,从尊重儿童、关注素养两大课题出发,坚持“关注每一个、触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目标,围绕“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促使青少年拥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和素养,从而使学生的“成长”更多元、更精彩、更深刻。
2017年济南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推广实施“闪亮童年成长课程”实践教育,旨在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不断加强青少年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成长课程历经理论到实际、
试点到推广、时效到长远,在实践中更加丰富
德育内涵,更好增强德育实效,逐步实现面
向济南市中小学校园全面铺开,打造出
了当代青少年德育工作新路径、
新品牌、新示范。
创新德育理念 学生成长更加多元
“闪亮童年成长课程”以中小学生、青少年作为教育主体和德育中心,以创新型实践课程作为工作方法,坚持“站在每一位学生的明天,做今天的德育”。在此期间,济南市教育局协调各学校共同构建了“部门主管、学校主持、师生主建、社会主评”的课程实现体系,从尊重儿童、关注素养两大课题出发,重点围绕“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促使青少年更好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培育梦想、实现行动,继而拥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和素养。
在经五路小学,“做模范少先队员”的入队课程、“做模范泉城公民”的十岁课程和“做模范毕业校友”的毕业课程以德化人、以诚感人、以理喻人,率先开启了青少年实践课程教育模式,逐渐发展成为精品独立课程品牌和体系示范。尤其是经五路小学的泉城“志愿文化课程”“研学修远课程”“自主创意课程”和“青春心灵课程”格外引人注目。学校与有关方面共同打造了以名人名士、诗词歌赋、泉景故事、特产美食等为代表的泉城文化圈多条研学路线,在课程实践中重点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扬。
纬二路小学在成长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主人翁意识和作用,积极设立学生自主管理岗位和自主管理部门,成立具有社会化雏形的20余家校园公司和110多个成长帮帮团等公益性学生自组织,在实践锻炼和实际教育中让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成长”有了更多元、更精彩、更深刻的诠释。
创立泉城品牌 德育载体更具特色
坚持“站在每一位学生的明天,做今天的德育”,就要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负责,以现有资源充分挖掘泉城文化深厚底蕴,打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大明湖小学集中打造“中华母亲节”特色品牌,以国学启蒙教育为主导,将国学教育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校《大国学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山东省政府表彰。
舜耕小学依托地域和社区文化优势,打造“舜文化”成长课程,牢牢抓住育人核心“德”与“能”,旨在培养一批传承舜文化精神的“五德十能”当代青少年。课程以舜德、舜韵、舜康、舜艺为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将舜文化同课堂体育、音乐、美术、科技教育相结合,通过“走班式”“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并定期搭建“舜文化艺术节”综合展示舞台,凸显了成长课程灵活多样、生动有趣、为学生成长服务的特色。
创造魅力童年 德育活动更加丰盈
成长课程的核心理念与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积极营造中小学正确有效德育氛围,着力创造青少年更加幸福、美好的童年。
南上山街小学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形成了该校的“六艺”德育活动课程。此活动课程让学生愉悦于“六艺”所带来的“磁场”,极其活跃地呼吸吐纳着清新、鲜活的道德知识与精神。让学生崇礼仪,知诗文,爱观察,尚真美,能奉献,并在德育活动中心灵丰盈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行动优雅起来。
在博文小学,“晨读、午诵、暮吟”是孩子们每天的必修课程,学校按年级分别进行《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诗文的诵读,每周的佳作赏析,每月的书香品鉴,每学期的经典诵读展演……传统文化经典就这样潜移默化浸润博文学子的心灵。
燕翔小学作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以开笔启蒙礼、文明风尚礼、明德感恩礼、十岁成长礼、礼仪规范礼和毕业励志礼作为课程载体,开创了符合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和年龄特点的校园六礼活动。
创建美好校园 课程体系更加多样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各学校坚持“关注每一个、触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目标,从“适应、融合、归属”到“自立、感恩、担当”,再到“自主、感恩、励志”,德育课程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在成长课程的熏染中逐渐丰盈而深邃,多维度编织校园成长经历,编织师生美好家园。
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泉城花园小学为学生量身订制了涵盖人格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内容的“十个好习惯”及“花样精神九字诀”。学校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围绕教育内容创编乐本剧作,进行儿童剧表演,利用童话、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现,表演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获得师生和家长好评。
济南市阳光100小学自建校以来,特别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开办了网球、乒乓球、游泳等全系列特色体育教育。为适应成长课程德育实践和要求,学校将朋辈帮扶制、团体竞争制引入特色教育,极大提高了青少年积极性,近1500名学生参加并受益。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闪亮童年成长课程”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探索建立六年制学生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多学科整合、跨学科实施,全市性推广,成长课程正在实现青少年身心两健、至德尚礼的全面发展和成果巩固。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不断提升学生德育教育切入点。家校融合契合点,搭建社会监督评价平台。“闪亮童年成长课程”将在党和政府正确指导、社会群众关心支持、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下,迎接更快提升新时代素养、更好助力青少年发展的现实与未来。
(本报记者史春勇)
新闻推荐
民歌大赛唱出泉城“好声音”孩子有梦想爱涂鸦?快来参评“小画王”!
本报7月30日讯(记者韩霄鹏)28日下午,“韩氏杯”首届济南民歌大赛的第六场海选在和谐广场举办,近50位来自全国各地并怀揣音乐梦想的男女老少们登台献唱,最终只有4组选手成功晋级到复赛。同时,首届济...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