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一:部分个人缴费标准提高○焦点二:调整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待遇○焦点三: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调至350元○焦点四:4种病今后也可以报销了○焦点五:异地安置人员异地就医实行备案报销
记者昨天从市政府官网获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分政策的通知》。自2018医疗年度起,济南市参保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住院和门规病种待遇等政策将调整。通知自
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
至2022年8月31日。
部分个人缴费标准提高
自2018医疗年度缴费期起,成年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仍分为两档,一档标准维持不变,仍为每人每年300元;二档标准由每人每年160元调整为200元,缴费档次由本人自愿选择。少年儿童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00元调整为140元。驻济高校大学生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80元调整为120元。
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待遇调整
自2018医疗年度起,一个医疗年度内,居民医保参保人在各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住院次数累计计算,第二次住院的起付标准相应降低20%,从第三次住院起不再执行起付标准。
居民医保参保人(不含参保大学生)发生的基金支付范围内的住院或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费用,在乡镇卫生院医疗的,基金支付比例统一调整为80%。按照成年居民二档标准缴纳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发生的基金支付范围内的住院或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费用,在省(部)三级医疗机构医疗的,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35%;在其他三级医疗机构医疗的,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50%。
参保大学生发生的基金支付范围内的住院或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费用,在三级医疗机构医疗的,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65%;在二级医疗机构医疗的,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75%;在一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疗的,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85%。
提高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自2018医疗年度起,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基金筹资标准和年度结算定额标准,统一调整为每人每年50元。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参保人普通门诊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参保大学生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调整为65%;参保居民最高支付限额由300元提高至350元。
扩大门诊规定病种范围
自2018医疗年度起,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肝豆状核变性、强直性脊柱炎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范围,对参保患者药品和治疗费用按政策给予报销,进一步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实行异地安置备案报销
自2018医疗年度起,济南市居民医保参保人长期在外地居住,已办理当地居住证达6个月以上的,可以选择居住地的医疗保险协议服务机构进行诊疗。参保人持异地居住证、异地安置人员备案表、所选择的异地协议服务机构名单到参保所在县区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备案后,参保人在备案的异地协议服务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费用按规定予以报销。
(本报记者 王彬 侯月)
新闻推荐
为了贯彻落实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相关精神,全面展现天桥区创城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创城工作中服务大局、担当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近日,天桥区委宣传...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