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二实验开设的轮滑社团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举止有无规矩,精神面貌是否饱满,是衡量学校教育的关键。这些都实现了,才是好的教育,我们正在为此一步步努力。”本学期,长清区第二实验中学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多措并举逐步实现打造区域性强校的目标。日前,记者对校长王培震进行了专访。
本报记者张帅
深化教学改革
从课堂走向课程
王培震介绍说,区二实验的生源较为特殊,除文昌片区5所小学的毕业生外,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地来长清务工人员的子女,所以该校最初的定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为补齐生源短板,学校近年来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今年是二实验的深化学科建设年,学校所倡导的教学改革是“从课堂走向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吃饭,不能总是喂他们。”为将改革进行到底,二实验分批次选派教师去外地培训学习,“最近我们组织教师前往湖南岳阳进行考察,走访了多所名校,学习他们的教育管理经验,回来后,再转化为适合自身的改革方案,然后逐一落实。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我们还与济南二十七中学结对帮扶,通过校际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完善教学水平。”王培震说。
过去的两年,区二实验接连举办了英语、语文教学年会,今年上半年,学校还将筹备举办数学教学年会。“我们要将语数外三门基础学科搞好,学校本学期实行了新课表,每周五下午增设了一节课,专门的英语时间,老师带领学生巩固单词,并进行随堂测验。学校将来还打算邀请外教来校上课,让学生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对于下一步的教学打算,王培震有着清晰的规划。
开办学生社团
推出“三台三节”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在课堂上,课外积累同样重要。从本学期开始,区二实验开办了15个学生兴趣社团,涵盖书法篆刻、乒乓球、轮滑、小记者采风等内容,形式活泼多样,每周二、四下午集体活动,初一级部650多名学生全部参与其中。“我带的书法篆刻社团有30多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学生找到兴趣所在,学习一技之长,增长见识。学校会将社团活动一直推动下去,学期末还要进行社团成果展示。”按照王培震的想法,社团活动计划与高校联合,组织学生到大学校园游学,开阔视野,感受学术气息。
在王培震看来,社团活动的选择往往是学生今后发展的专业方向。“之前在其他学校任教时,我带过一个‘门外\’学生,我们对书法篆刻有着共同爱好,在我的指导下,他后来选择了这个专业,毕业后独自创办了书画培训学校,每年培养200多名学生。他将爱好作为人生职业,很有成就感。”这对于王培震来说,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除社团活动外,王培震还构思出“三台三节”的设想,即大舞台、大擂台、大展台,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举措,为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还鼓励教师参与其中,向他们倡导健康的工作方式,以饱满情绪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王培震说。
新闻推荐
本报济南4月26日讯(记者陈晓丽)近日,可恩口腔“新牙俱乐部”成立仪式在济举行,作为“关爱缺牙老人·新牙口福计划”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本次活动特邀媒体记者为活动监督员,并向第四批“种...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