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法院认真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动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走出一条社会治理和普法宣传的新路子。
2017年,济南法院扎实开展“法治六进”活动,密切联系包挂区县,深入乡村、学校和重点企业走访调研359次,选派中小学法治副校长 80 人,举办法律咨询、讲座等活动 217场次,制作法治宣传片10余部,受到群众好评。
理念创新——由“坐等上门”变“主动出击”
“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工作,先行区的各项建设将会更规范、更有效!”在与送法上门的法官进行深入交流与座谈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卫东深有感触地说。
日前,济南中院副院长刘延杰一行9人前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开展“法治六进”活动,双方围绕依法行政、知识产权保护、拆迁冻结范围中被查封土地处置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就相关司法问题进行对接,此举为先行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通过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第一时间答疑解惑,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排查了风险隐患,普法方式也由“坐等上门”变为“主动出击”,真正实现了司法服务前移,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的法律素养。
以前,为了解行政机关对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行政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济南中院行政庭经常派出业务骨干前往相关部门进行集中授课,现场解答与行政执法、行政复议相关的法律问题。但是,济南中院并不满足于此。
“ 现在,我们走访相关部门或授课时,都会随身携带这套行政应诉指导手册,确保相关行政部门人手一份。”济南中院行政庭副庭长刘继英说。
这是一套蓝白相间底色的指导手册,内容涵盖了行政诉讼程序、土地征收、行政复议等一系列行政审判专业知识,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推动法律知识真正转化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受到行政部门执法人员的普遍欢迎。
路径求新——由“现场宣讲”变“视觉影像”
3月8日,在对12 起涉嫌危险驾驶案件进行集中审理、宣判后,槐荫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李莲、王萍与同事们来到槐荫广场,向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爱护家庭拒绝酒驾”小画册,并针对群众的相关疑问现场接受咨询。
以前,普法宣传多以宣讲法律条文为主,随着大数据、影像化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普法宣传的一大助力,普法小画册、公益广告宣传、法治微电影等普法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去年 11月 26 日,听说历下区法院的“法庭影院”来了,济南历山名郡社区活动室聚集了50多位老年居民,前来一探究竟。
没想到,“ 法庭影院” 一开映就把老人们吸引住了。老人们观看的是历下区法院精心拍摄制作的专题宣传片《法护夕阳红》,内容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知识,通过生动形象地演绎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为老人们说法普法。同时,现场还有法官以案释法,解答老年人有关赡养、继承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宣传片虽然不长,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法官释法更是通俗易懂,这种“看、听、说”相结合的法治宣传形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老人们都说:“这样的法律我们看得懂!”
截至目前,历下区法院已拍摄完成涉及酒驾、劳动维权、青少年犯罪预防、职务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老年人维权、交通安全、电信诈骗、家事审判等专题微电影 15部,观影群众已超过万人,赠送光盘数逾2000张,真正把“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落到实处,被称为“可观赏的法律”。
机制图新——由“法治教育”变“化解难题”
“法官,这个情况算不算医疗事故?”在槐荫区法院设在山东省立医院的法官工作室内,法官徐振华每天都要接待众多前来咨询医疗纠纷问题的患者。以前解决医患纠纷,患者往往选择找医院或卫生部门,自从法院在医院设立工作室后,医患双方都有了另一个选择。
“ 法官工作室的建立,可以使医患矛盾解决关口前移,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法律协助,引导患者理性维权。”徐振华说,除了前来咨询的患者,他也接待医护人员,预防化解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过程,对医生和患者来说也是一堂有益的普法教育课。
化解一起矛盾,宣传一部法律。在深入开展“法治六进”活动中,济南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新工作机制方法,通过在农村、医院、交警大队等处设立法官工作室,集中对征地拆迁、聚众闹事、医患矛盾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行矛盾排查解决,力促在全社会形成“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每周三,商河法院郑路法庭的法官都要前往设在孙集镇晋家村的“ 晋家联络站”上班,这是该院设立的首个巡回法庭村级联络站。
一次,辖区某村委在村里抄水表时发现村民刘某私自更换了新水表,而当月显示数据出现一千多立方亏空。村委会认为刘某家的自来水管道有跑水嫌疑,亏空的水应由其负责,但刘某一口否认,拒绝缴纳水费。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自来水公司对全村停止供水。
了解情况后,郑路法庭庭长王心舸将刘某约到法庭联络站,通过随身携带的法律手册逐条向他说明更换水表、不缴纳水费的法律后果,同时让刘某明白只有在诉前解决此事,才能保住自己在村里的名誉。通过法官的耐心工作,刘某最终与村委会达成协议,同意立即缴纳亏空的水费,一起纠纷只用半天时间就顺利化解。
在化解矛盾中普法,在普法中化解矛盾,群众更容易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今,法庭联络站已经成了构筑“法治乡村”的小舞台,深受群众欢迎。袁粼
新闻推荐
防空警报试鸣日,市民体验“鲜活的”人防宣教戴上VR设备,警报试鸣能“看到了”
众多市民前来参加活动在人防微宣室,市民体验“鲜活的”人防宣教。3日,济南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在泉城广场举办防空警报试鸣日活动。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玉乐摄新型人防机动指挥车、多媒体人防...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