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
山东省政府北门西边有一条寿佛楼后街,沿着寿佛楼街南行,是西公界街,街中段有一条向西的寿康楼街。在寿康楼街上,有一座古朴的门楼,里面是一座崭新的院落,这便是新修的吕祖庙。
史载,这座吕祖庙始建于金代,说起它的由来,民间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故事。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太原街头偶遇吕洞宾,吕洞宾邀请他去济南游玩。后来元好问真的到济南来做官。他在趵突泉边小憩时,梦到吕洞宾,才知这里是吕洞宾的修道之所。于是便出资在趵突泉边、大明湖畔修建了吕祖庙。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因为元好问并没有在济南做过官,他倒是几次来过济南。
元好问是山西忻州人,从小过继给叔父。五岁时叔父带他到山东掖县赴任途中,途经济南府并小住了几日。那时他虽然年纪尚小,在济南期间的记忆十分模糊,但是济南这座老城终归还是在他心里扎了根,以至于长大之后对济南充满了向往,到了逢人便谈济南风物之美、游观之富的程度。正是这种挥之不去的济南情结,使得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经常梦到济南。40多年后,他终于得偿所愿,应在济南任职的好友李辅之的邀请,再次来到济南。因为圆了梦想,所以其兴奋之情溢于笔端:“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四十二年弹指过,只疑来处是前生。”他跟好友李辅之说了梦中邂逅老乡吕洞宾的情景,好事的李辅之认为这是吕洞宾在显灵宣教,于是便选址寿康楼街修建了吕祖庙。
据说这座吕祖庙建成后很灵验,所以香火很旺。此后几百年间,吕祖庙多次重修拓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在吕祖庙的西院又修建了一座大殿,因为吕洞宾号纯阳子,所以这座大殿便被命名为升阳观。在这座大殿建成后不久,住持该观的道长刘道让遇到了一件奇异的事。某日傍晚,他明明看到一个人影进入庙内,可当他随后跟了进去却并未看到什么人,但墙壁上却赫然多了一首墨迹未干的诗:“曾否当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岛,筇杖常经此地游。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宜向个中求。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刘道长仔细揣摩,觉得此诗意境深远,便认定此乃是吕祖洞宾化身留书警喻世人。
吕祖显圣说一出,升阳观信众更是络绎不绝。一百年后的清嘉庆八年(1803),升阳观又得到扩建。为了纪念吕洞宾化身留书,庙东侧新建的一座堂馆,取名为“题壁堂”。又是一百年后的光绪三十一年,信众张景堂等人捐资又对题壁堂进行了扩建,增加了戏楼、大罩棚及附属建筑,升阳观由原来单独的一座大殿扩大成了一组道教建筑群。据《济南旧迹志》记载,当年修缮题壁堂时,曾有汉朝两位开国丞相萧何和曹参二公祠。
升阳观建筑群在历史上面积曾一度达到三四千平方米的规模,后来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毁坏严重,加上被挤占,如今只剩下六七百平方米。2012年,时任道长李宗清在各界爱心道众的捐助下,主持修复了大殿,一座涅槃重生的升阳观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重修后的升阳观大殿朱门镂窗,雕梁画栋,灰瓦覆顶,古朴庄严。大殿门前朱漆的门柱上是山东著名书法家武俊杰题写的楹联:“天降甘露不润无根之草,道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大殿门框上的楹联“一枕黄粱点破千秋大梦,九转丹阳练就万劫真仙”,则是当代国学艺术名家马子恺先生所题。大殿正中供奉的便是吕祖披着红绸的金身,左右两边分别供奉着太乙救苦天尊、圆明斗姥天尊。
升阳观重续香火,而作为升阳观一处重要的附属建筑,题壁堂的修复也提上了日程。就在升阳观修复后不久,已成断壁残垣的题壁堂开始重修。穿过深深的弄堂,一座镂窗飞檐的二层红楼映入眼帘,楼后的院落是一圈红柱长廊,从红楼侧门转到南面正堂,是一座装饰精美的戏楼,戏楼空间很敞亮,顶篷十多米高,为木框架结构,椽子檀条都刷着红漆。正北是一座一米高的戏台,东西两侧建有两层的观戏台,二楼戏台的护栏和房梁上刻绘着精致的图案,整个戏楼内部色彩非常艳丽。
香火不断、锣鼓喧天,透过历史的云烟,我仿佛看到了吕祖庙前昨日的繁华。现如今,庙宇得以重新修葺,薪火相传之下,不久的将来,泉城又将得一处文化胜景。
新闻推荐
济南市芙蓉小学三年级一班李肖彤说到粗线条,我妈妈绝对是名副其实,因为仅仅从体型看,她就当之无愧:人高马大的她,身高一米七。体重嘛,她一直不肯说,反正是膀大腰圆。以前还能和苗条沾沾边儿,可自...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