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包括新安晚报、大皖客户端在内的改革开放40周年“7+3”融媒联盟联合采访团来到济南市,聚焦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记者在济南黄河隧道工程现场了解到,穿黄隧道预计在2021年10月通车。届时,济南将由大明湖时代进入黄河时代。
“7+3”融媒联盟由包括齐鲁晚报、新安晚报在内的七个主流媒体和腾讯等三个互联网平台公司联合发起,首站聚焦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昨天,联合采访团来到山东省济南市。记者从济南黄河隧道工程现场了解到,穿黄隧道建设工期约为45个月,预计在2021年10月份竣工验收并通车。据了解,作为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也是黄河上第一条公铁合建的盾构隧道,济南黄河隧道建成后,汽车、地铁将同步穿黄,消除困扰济南黄河两岸融合发展的交通瓶颈。届时,济南将由大明湖时代进入黄河时代。此外,为推动济南携河北跨,黄河上将再建三座大桥,分别为齐鲁大道北延跨黄河通道、凤凰路北延跨黄河通道和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
黄河隧道也将帮助济南开展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记者昨天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委会了解到,济南将规划国家黄河湿地公园,打造协同两岸发展的城市“绿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将打造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务、新消费等产业。同时培育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按照先行区建设规划,近期到2020年,“三桥一隧”和引爆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先行区雏形初步显现。远期到2035年,初步建成绿色低碳、智慧宜居、创新驱动、文化传承、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
济南与合肥一样,是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的节点城市。昨天,记者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了解到,济南建成的量子通信试验网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门类最多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据了解,量子科技产业将是济南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济南市已经提出推进“量子谷”项目规划建设。未来,济南将以“量子谷”为载体,打造国内主要的量子信息技术成果聚集示范区、国际领先的量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
新闻推荐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调查(警方供图)点击查看原图4月18日晚上10点半左右,颜女士下夜班后,在独自行走到济南市市中区玉函路中段时,发现一名男子赵某驾驶摩托车尾随并搭讪。颜女士拒绝了男子的无理要求后,赵...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