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现场(张玮 摄)
本报5月9日讯(记者 李小梦)小清河经多年运行,河底淤积较严重,不仅直接影响汛期安全,还影响河道水质,为此,济南市今年3月启动小清河济南城区段生态清淤工程。记者今天下午来到清淤现场看到,所有清淤设备进入满负荷生产阶段,日最大清淤量超过3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小清河累计清淤96万立方米,完成预计任务量的近一半。
据悉,此次工程是2012年小清河综合治理后首次大型清淤,清淤长度30.472公里,预计清淤工程量214.22万立方米,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清淤工作。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清淤作业首先利用清淤船船头前段的环保绞刀把淤泥打碎,随后通过管道输送至泥塘、清理池、沉淀池进行垃圾初步过滤、垃圾分离、自然沉淀。沉淀后的淤泥,水和泥分离,污水进入净化设备处理后重新排入小清河,淤泥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处理站,进行进一步脱水。最终脱水后的淤泥被压成含水量仅有40%、达到环保运输条件的“泥块”,运送至渣土处理厂。
新闻推荐
携手残疾人兄弟姐妹追梦同行□本报记者 沙文婧 通讯员 石蕾 摄影 赵晓明
残疾人专门协会是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的简称,在市残联领导下,担当着本类残疾人利益代言人、服务组织者和权利维护者的角色,通过组...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