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晨 通讯员 李宁)近日,《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在济南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急性胸痛急诊诊疗领域的共识。该共识的发布和推行,必将促进我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推进急性胸痛规范化急诊诊疗,提升我国医务人员的急性胸痛诊疗能力,助力健康中国。
急性胸痛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病因繁多且严重性悬殊极大,其中高危胸痛约占1/3,主要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和自发性张力性气胸等致命性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堪称生命“杀手”。而我国目前胸痛救治普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诊治过度与不足普遍存在。亟需统一规范指导临床诊疗。在此背景下,2017年9月24日,《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在京启动撰写,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联合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团结了多学科力量,包括院前、急诊、心血管等领域专家共同撰写本共识。经过紧张有序的组织和积极认真撰写,2018年5月26日,《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在济南正式发布。该共识既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是一部符合中国人群的共识。
据悉,本共识遵循“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的指导方针,以提升医疗机构对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医疗救治能力为目的,强调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急性致命性胸痛的快速诊断和救治能力,同时,对中危胸痛患者进行科学动态评估,对低危胸痛患者快速分流,实现“分层救治、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救治患者”。本共识分为社区和院前急救、危险分层与病情评估、辅助检查、常见高危胸痛救治策略、胸痛中心建设等板块,对指导胸痛救治全流程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关于“中国胸痛大学在济南正式成立”的报道,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主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陈玉国进行了准确解读。陈玉国表示,“中国胸痛大学”并不是一所高等院校,也没有他担任校长一说,这是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成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组织,主要是致力于胸痛救治知识普及,普及对象既包括医生护士这样的从业者,也包括普通老百姓。“中国胸痛大学”这个学术组织的名称给公众造成了误解,因此关于该组织最终的名称还有待进一步商定。
新闻推荐
本报5月30日讯(记者韩霄鹏)今天,市地税局、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在槐荫区召开现场会。自6月15日起,个人新增商品住房不动产登...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