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营
司机驾车时玩手机,发生事故概率增22倍。 作者:朱慧卿
近日,笔者翻阅报纸,看到这样两则同内容新闻:据《济南时报》报道,6月以来,济南交警围绕济南市路口文明交通“六让规则”,重点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1.9万起。自7月1日起,交警部门将行动重点转移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系列,重点严查驾驶时发微信、吸烟等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又据《羊城晚报》报道,为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抵制“开车打手机”等不专心驾驶的交通违法行为,自7月起,深圳交警在全市开展大规模严查“开车打手机”专项整治行动,违者罚款300元,扣2分。
两则新闻,一样内容,看看里面的关键词,无非就是驾驶、吸烟、手机、安全、违法、整治……这些词汇,单个看平平常常,但连起来还真是主题重大。据文中介绍,2017年以来,深圳共发生涉及开车使用手机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3起,共造成4人死亡。而且交警同时表示,开车玩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平时的23倍!
23倍?——— 触目惊心!看来,这开车吸烟玩手机还真不是个小问题,是该治治了!
要说这开车分神酿事故的事是个老问题了,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老问题,却成了“老大难”。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开车吸烟,到后来的打手机,再到现在的发微信,牵涉的精力越来越大,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这既是对自己的放纵、对家人的失责,更是对路人的不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由此看出,驾驶人在开车时吸烟,甚至打手机、发微信的所作所为,就是对法律的亵渎和对生命的轻蔑,是典型的违规、违法行为。
开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大意,那为何还有个别司机对法规条款置若罔闻,执意苦苦耍此特技?——— 或许自认为驾驶技艺超群?或因心情大好一时兴起?抑或纯粹就是逞能“耍酷”,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但无论出于何种情况,也不管你有多大主观心理底气,交通法规不能不依。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多少起可以避免的祸端就是因为一时大意,终酿成遗恨!
眼下正值盛暑季节,酷热容易引起躁动情绪,特别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和两轮车、三轮车,更是容易心浮气躁,所以,奉劝那些平常有着逞能耍酷行为的“疯狂一族”,细心揣摩“小心驶得万年船”中的哲学道理,收一收你那并不保险的主观底气,也摒弃你那一时兴起的侥幸心理,不要再在公共场合和大家“玩命”了,即使你能玩得起,可公众玩不起、路人玩不起,相信你的家人也一定玩不起!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史尚静)济南将如何打造医疗康养名城?近日,济南市规划局局长吕杰表示,济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能把医疗...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