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医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以治病救人为天职。他们或是拥有一流技术的大医师,或是扎根基层的社区医师,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践行着悬壶济世的誓言。近日,记者来到济南市部分医生身边,感受他们不一样的节日。
基层医生做好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
8月18日,星期六,大雨。
早上8:00,记者来到济南市民族医院,在二楼的康复医学科诊室里,主治医师陈秋华已经开始为患者行针了。随着银针不断扎在一位中风患者的身上,陈秋华的汗珠也逐渐沁了出来。“这里老年人居多,又有很多人是骨痛、关节痛,不能开空调,再热我们也得忍。”
由于针扎得好,不少附近居民都来找她“解决”颈肩腰腿痛的问题,甚至有些急性肠胃炎的患者也来找她扎一针。
“大夫,你快来看看我儿子,早上起床就抬不起头了,一个劲儿说脖子疼。”听到这急促的呼喊声,陈秋华赶紧走出门来,一位女士扶着一位20岁左右的小伙走到她的身边。陈秋华认出,这位女士正是她的老病号王彤(化名)。经过询问,陈秋华得知,王彤的儿子昨晚睡觉贪凉忘记关窗,早上醒来时脖子就剧烈疼痛起来。
风池穴、夹脊穴、大椎穴……七针扎入穴道,运针得气、如鱼吞饵。刚开始,小伙还在喊疼,一会儿就安静下来,直说“舒服多了”。
12:49,当最后一位患者离开,她才擦擦头上的汗水,和记者聊了起来:“其实,我们的工作也很普通,能为大家解除痛苦就好。”
省优秀医师治好病比什么荣誉都重要
8月16日,济南市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主任刘维明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医师”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
19日,尽管是星期天,又是医师节,刘维明仍然坚守岗位,为病人看病。刘维明是省中医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28年来天天都在和中医药打交道。她告诉记者,“能治好病人的病,让他们不再受病痛折(,真是比什么荣誉都重要。”
下午,雨越下越大。当记者赶到市中医医院时,刘维明刚刚查完房来到门诊。她说:“有几位危重病人,我不来看看心里不放心。”话音未落,一位60岁的大娘来到诊室,握住刘维明的手说:“大夫,俺想和你照个照片,你治好了俺多年的结石。”通过询问记者得知,这位大娘在去年冬天空腹吃下一个柿子,造成了胃结石。由于结石过大,在多家医院采取碎石的方法都未奏效。刘维明为其开了“化石汤”,4小时饮用一次,第3天胃痉挛的症状就消失了。
刘维明说,“中国医师节”让医生们有了使命感、成就感,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鼓励,这也是对医生工作的肯定。“有了自己的节日,我们都很开心。在这个节日里,我也许个小愿望,希望为更多的病人解除苦痛,实现医生的价值。”
急诊医生抓好小细节关乎病人生命
8月19日,星期天,暴雨。
上午8:30,省立医院东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宋建涛已经开始查房了。“排尿正常吗?通气正常吗?”宋建涛认真地询问1床的病人。问完病人的情况之后,他又认真研究起病历。“这位病人住院时间不短了,检查报告、病历很多,有100多页,看的时候要注意重点,也要观察他的血压变化。”他向转科医生叮嘱注意事项后,又走向下一床的病人。
“这位病人体内钾含量低了点,让护士随时注意观察。有心梗的可能,着重注意监护器的变化。”
……
记者粗略数了数,急诊科的病床有30个,外加7张ICU病床,其中,宋建涛主要负责急诊内科就诊的病人,大约15张床,他在一位病人旁边就要花费15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工作间隙,他告诉记者,由于急诊科只有7名主班医生,还要负责病房、门诊、急救室的工作,所以几乎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穿过通道,走上楼梯,越过连廊,再下楼梯,走到一处安静的病房门口,这是他一直挂念的ICU病房。在这里查房,宋建涛驻足的时间明显增多,一页页的病历一行行看完,还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医嘱。小到排尿次数,大到血压心率,他都认真询问、观察,正如他所说:“不能忽视任何小情况,它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迎接挑战,专心服务病人。祝大家医师节快乐!”下午记者离开时,恰巧赶上医院的部分年轻医生正在拍摄小视频庆祝这个专属于他们的节日。宋建涛说,第一个医师节在工作中度过也很有意义。对医生来说,患者的康复是最有价值的收获。
(本报记者李鹏)
新闻推荐
在一家超市调味品专区,几十种调味品里仅有一款是味精。(张帅摄)时间回拨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市民刘伟伟的印象中,厨房...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