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济南环华山湖国际半程马拉松刚刚落幕,首届中国济南华山论坛昨日启幕,两大活动均选址华丽蝶变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从历史中走来,正可谓一幅新时代的“鹊华秋色图”徐徐展现在市民面前。
北跨桥头堡,携河最前沿。近年来,华山片区已成为济南市加快城市建设、打造品质之城的一张靓丽名片。首届中国济南华山论坛的举办,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华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更让片区的巨变、历城的发展赢得了更多喝彩。
海右盛会 名士聚华山
举办华山论坛是挖掘华山历史、弘扬华山文化、启迪华山发展的重要举措,论坛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推进济南携河发展、绘就新时代“鹊华秋色图”具有重要意义。论坛以“承接历史塑造未来——传承华山文化,挖掘时代价值,凝聚发展助力”为主题,邀请了一大批文化名人、书画名家、商界精英参与。
论坛期间,受邀参加的专家学者和书画艺术家,将围绕济南华山的历史文化传承,从《鹊华秋色图》的书画济南,到忠孝文化传承,再到济南新华山的魅力和蓝图,讨论挖掘弘扬华山历史文化,并从文化的角度解析历城、泉城发展的脉络,为历城、济南乃至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城市建设出谋划策、规划未来。
论坛致力于构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对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举办华山论坛,在于传承华山文化,促进历城发展,通过搭建新的平台,让古今在这里相汇,让大家在这里相聚,通过思想的碰撞、精神的激荡、感情的交流,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力之城 泉城新地标
沿着华山生态湿地公园环湖步道行走,湛蓝的天空下,波光粼粼的湖面,生机盎然的草木,与平地高耸的华不注交相辉映,树木肆意生长,岸边不时有鸟雀栖息,放眼四顾,水光山色尽收眼底。
华山片区建设项目是济南市重点工程,是实施济南市“携河发展”、实现“北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济南市从“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历史性跨越的桥头堡。自2013年起,市委、市政府就下决心启动华山片区整体开发建设,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动迁村庄24个,其中公园面积6.25平方公里,水面2.5平方公里。经过努力,华山片区建设初具规模,一座新城呼之欲出。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华山片区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全市新的城市建设框架中十二个区域发展中心之一。按照规划设计,围绕华山将打造一个“文化底蕴浓厚,自然景观宜人,旅游配套完善,生活舒适便利”,集华山生态湿地、生态景观、住宅社区、商业金融、公共配套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区。
眼下,华山片区“活力之城”的模样越来越清晰,华山片区发展在快速推进,片区的改造打破了华山周边多年来滞后的发展状况,不仅让当地城市发展、居民生活一步进“城”,还推动着济南东北部的城市发展重构。
齐鲁首邑 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历城区坚持“115”工作思路,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以争当全市“四个中心”建设排头兵为目标,全面提升经济、城建、改革、民生及党建五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去年,历城成功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创新创业百强区。
作为一座“活力之城”,历城特色鲜明,潜力无限。在济南城市发展格局中,历城区拥有1个城市次中心、5个城市区域中心和1个农旅特色小镇,通过新型城镇化,520平方公里辖区面积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巨大空间潜力。
今年以来,历城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以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楼宇经济、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以“内陆港”为载体的物流经济,以城东科技大走廊为引领的科创平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特别是历城正以最大的诚意为创业者、投资者倾力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安心舒适的人居环境、温暖细致的人文环境、“重才亲商”的政策环境,努力提供专业的平台支撑、完备的要素保障、优质的政务服务,为历城区争当全市走在前列排头兵书写绚烂新篇章。(本报记者 张敏)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31日讯(记者潘世金通讯员于敬敬)10月26日,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实验学校召开“齐鲁十年,再出发”回顾活动,...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