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乘坐高铁客流量6万人次,节假日、双休日等高峰期更是高达8万人次——在济南西站搭乘高铁、动车出行,已经成为市民离不开的出行方式。与此同时,客流量的急剧上升也对济南西站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以来,兴福街道接转办理的4500余件市民12345热线案件中,与济南西站有关的就多达350件。
从打造“七色服务”品牌到建立全省首个出租车服务区,再到打通乘客从高铁出站口到周边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摆渡车……如何进一步提升济南西站的服务质量,兴福街道一直在思考与探索。今年以来,兴福街道以“书记直通车”为统领,以12345热线平台、区人大“代表来了”、区政协“商量”平台为抓手,贯彻槐荫区委“1+3+N”工作要求,“规定动作”搭配“自选动作”,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群众、代表、委员反映集中的问题重点发力,把“书记直通车”开进了济南西站,用良好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乘客的满意度。
【主动介入 查深找准问题】
“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道路不顺畅”“停车场设置不合理”“出租车监管不到位”……这些因客流量急剧上升而带来的问题,是旅客通过热线反映的焦点。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书记直通车”在访民情、解难题上的优势,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梳理,形成了问题清单。
以“书记直通车”为引领,街道借助“代表来了”与“商量”两大平台,组织辖区代表与委员们走到群众和旅客中间,采取“发放问卷”、“现场征询”、“亲身体验”等方式,主动征求意见建议。“书记直通车”更是主动介入,积极协调铁路部门、城建集团、济南西站建管办、济南西站广场管理处、区热线办、区规划协调办以及客运、公交、交警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与代表、委员对接。
此外,区12345热线办上半年共受理济南西站相关问题1377件,为问题的梳理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让大家对“如何提升济南西站片区旅客出行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
【群策群力 共识再结硕果】
日前,在街道党工委书记闫明立的主持下,围绕“如何提升济南西站片区旅客出行满意度”,街道组织相关部门与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大家群策群力,各抒己见,形成共识。
如何将“共识”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书记直通车”用行动给出了答案。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协调,西站广场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孟宪国借助“书记直通车”工作机制,发挥济南西站区域化党建平台统领协调作用,牵头召集城建集团、交警中队、长途汽车西站、公交公司等有关驻站部门召开联席会议,逐项展开现场调研,合力落实推进。8月,西站广场管理处联合槐荫交警大队三中队完成威海路出租车送站交通组织流线优化;济南西站东广场无线网络已完成覆盖,旅客可免费使用。9月,西站广场管理处与槐荫交警大队三中队积极对接、分头跟进,投资75万元安装双管护栏2000米,完成齐州路护栏隔离设施升级;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重点整治济南西站及周边乱停车、“黑出租”无序喊客、揽客等问题。10月,在城建集团积极配合和西站广场管理处全力保障下,日照路贯通工程正式动工,年底竣工后,日照路东西两段将相连接为双向四车道主干路;烟台路西段改建主体工程已完工,物流大道“卡脖子”路口已改建完成;开放西广场便民停车场,实行15分钟免费,方便旅客停车。
【多级联动 破解民生难题】
贯彻“1+3+N”工作机制提升济南西站与周边社区服务水平与质量,是兴福街道借助“书记直通车”解决民生难题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书记直通车”开展以来,街道将目光向民生、医疗、养老、文体聚焦,以切实解决居民急、盼、难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深入社区、企业。
绿地中央广场社区紧邻济南西站,前期,社区面临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等多项民生难题。区委、街道、社区三级书记直面问题,现场办公接访处访,与开发商、物业及居民代表“直通连线”,通过“书记直通车”与“协商民主”的方式,积极协调房管、电力等多部门,逐步解决了社区天然气开通、正式电转换、房产证办理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为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完成12345热线及时办结的规范动作的同时,街道鼓励各社区设置“便民热线”,社区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随时听取群众意见,用心化解民生问题,积极打造“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共同协商”的党建引领、多级联动工作模式。
(本报记者张龙通讯员范洪雷刘文建)
新闻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