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漫、天下霸唱、丁墨、匪我思存顺利跨栏成功”“最令人感动的,应该是周国平老师,在连续几天默默地为自己投票之后,终于被良心网友发现,大家想起了自己上学时被作文支配的恐惧,将其化为力量,最终支撑他跨栏成功”“投票场上彩旗飘,男女老少来投票!你一票,我一票,投给老 师 二 十票!”……这是作家运动会还是“作家101”?都不是,这里是新浪读书“2018你喜爱的作家”票选现场。
有些匪夷所思、不明所以?那且听记者慢慢道来。
一场网络投票引发的“血案”
事情要从新浪读书最近搞的一个“2018你最喜爱的作家”票选活动说起。
本次票选,一共60位作家上榜,既有纯文学大咖,也有网文大神,还有偶像派作者,比如莫言、麦家、周国平、毕淑敏、严歌苓,江南、南派三叔、唐家三少、蝴蝶兰以及大冰、沈肯尼、沈煜伦、苑子豪、刘同等。
类似评选,屡见不鲜,作家和读者都知道没什么含金量,所以,懒得投票,该干啥干啥,没人当回事。然而,有一些人却当了回事,这就是沈煜伦和沈肯尼两位“网红作者”的粉丝。
这两人是谁呢?他们不只是畅销书作家,还是编剧、美妆品牌、服装品牌创始人兼代言人,甚至还拍戏、出专辑。两人出版的书籍包括《沈肯尼成长日志》《破碎的时光》《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四世生花》等,均是情感类图书。值得一提的是,沈煜伦还是咱济南小伙儿,多重身份之外,还是一家留学培训机构的老板,他的作品《四世生花》曾夺得“新浪亚洲年度总榜冠军”“新浪亚洲好书榜年榜分享榜冠军”“新浪亚洲好书榜年榜话题榜冠军”等称号,豆瓣评分3.3。
这次,为了再给“爱豆”一个好成绩,“双沈”粉丝也严阵以待,和追星的粉丝们一样,专门搞了个打投组,所以活动一开始,二人票数毫无悬念地名列前茅,沈肯尼一度位居榜首。
但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江南,就是那个写过《此间的少年》《九州缥缈录》《龙族》等作品,曾经两次登上富豪榜的网文大神,也偷偷摸摸给自己投了一票。万万没想到的是,微博自动分享了出来,这下他的粉丝全知道了。在嘲笑大神一番后,不少人就顺手点开链接给江南投了两票,结果票数很快就超越“双沈”。
估计“双沈”的粉丝以95后、00后为主,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江南的大名,条件反射地认为这是个十八线小作家在刷榜。于是乎,便在“沈煜伦网宣官博”挂出江南,并发起了“江南买票刷榜”的话题。对此,江南本人在微博回应,“我这点流量还被怀疑刷榜……我也得配啊。”
事情这样一闹,那些原本佛系的书粉们突然醒悟——哎呦,我也得去投一票。于是乎,江南的票数一骑绝尘,直接甩了沈煜伦和沈肯尼一大截。
“作家跨栏大赛”成为全民狂欢
不久后,“沈煜伦网宣官博”发出声明,向江南和江南的粉丝道歉:“种种行为,在反思之后,确实冲动了,我们的初衷只是为了一心维护我们喜爱的男孩,这几年粉丝也一次次见证了他们的美好,他们真的是两个很好的男孩。”
但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反而越发热闹。
因为,在吃瓜过程中,不少群众也发现,这些作家中竟然还有郑渊洁、周国平、严歌苓等大家熟知的作家。于是,自称“沙雕文化人”的网友纷纷走下战场,为偶像们开启了一场“2018作家跨栏大赛”。“跨栏大赛”被分为多个栏,沈煜伦成为老师们将要超越的第一标准栏,票数稍多的沈肯尼是第二标准栏,而玄色由于爆出来大规模抄袭事件成为抄袭栏,情感类作家陆琪由于两分钟内突然暴涨的10万票,被质疑刷票,成为了公认最不好打的移动隐藏boss栏。此外还有其他被普及的“卖腐骨科栏双胞胎兄弟”“作妖栏陈岚和咪蒙”“无名栏张皓宸”“鸡汤栏大冰”等。
有网友在评论里为自己喜欢的作家拉票,“捞捞席慕蓉老师和毕淑敏老师!”“莫言说,我的诺贝尔在这里值几票?”还有人表示,不在乎投谁,只是不想让“双沈”得意。作家周国平甚至亲下战场,转发投票链接并说“大家随意”,有网友开玩笑:“谁写作文的时候没用过周老师几句名言啊!还的时候到了!”
由此,一场本来没有多少关注度的投票,演变成一场全民狂欢。
只想流量和炒作早晚会把自己“炒糊”
尽管“作家跨栏大赛”是个新鲜事儿,但类似的情形,在文学圈并不新鲜,“粉丝阅读”“数据流量”在近几年出版界成为“重头戏”。早在2016年,当当公布2016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榜单时,畅销书作家刘同的票数便远超莫言,而且就算把莫言、余华、麦家、刘慈欣的得票数加起来,也赶不上刘同,这导致很多人对“烂书”发出“怒吼”,质疑鸡汤文的盛行。
而这一届网友则用“实际行动”表示了自己的不服。如一位网友所说,“关注作家跨栏大赛,是因为我反对刷流量这种饭圈行为,更反对沈煜伦和沈肯尼默许粉丝把这种风气带到原本清净的作家圈。”
在文学评论家王晓渔看来,并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作家粉丝们在网络上“撕逼”,内容却从来与文学无关。“究其根本,粉丝阅读把阅读变成一种不客观、非理性的崇拜行为。真正的读者应当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而现在许多读者把自己弱化了。”文学批评家张清华如此形容“粉丝阅读”与以前的文学粉丝的区别。
但在文学评论人士张女士看来,对于这种粉丝阅读不必过于焦虑,“它是当下时尚文化的一部分,并不能禁止也不能改变,人参虽然补身体,也不能天天都吃啊,更何况在中国,没有接受过高等人文教育的读者数量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她也表示,作者们还是不能一味以流量炒作自己,“你自以为你是拿着石头碰鸡蛋,殊不知碰的是金刚石。不只是作家圈,不管在哪个圈子,作品才是最经得起考验的。只想着流量和炒作,早晚会把自己‘炒糊’。”(记者石晓丹)
新闻推荐
渣土车运输项目在济钢城市矿产科技公司顺利落地记者周里摄曾在山钢集团济钢炼铁厂做了十多年钢铁工人的曹义不会想到...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