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81岁老人痴心齐笔65年

来源:济南日报 2018-12-10 11:32   https://www.yybnet.net/

用力将蘸满水的笔头搁在木板上,以确保底部整齐。将笔头装入笔杆中。 淘汰笔头中质量低劣的羊毛。

近日,济南气温骤降。在济南市经七纬二附近的一个老旧小区,81岁的老人于春明正在家中制作毛笔。空气里飘荡着一种情绪,寂寞、平淡、专注、安然,气氛与屋外截然不同。于春明不时将做好的笔头放在眼前,面露欣赏之色。

于春明出生于“齐笔之乡”东营。“齐笔”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衡笔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笔。于春明16岁在家乡拜师学艺,钻研学习“齐笔”制作,1953年,技艺精湛的于春明来到济南,加入济南毛笔社。上世纪70年代,他调入济南美术公司,从毛笔工做起,由于技术过硬,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分管技术、质检。1987年,退休后的于春明备全工具,在家里做毛笔。起初,为了补贴家用他将做好的毛笔拿到英雄山市场销售,因为工艺精良,他的毛笔很受欢迎。现在,于春明已经不出门卖毛笔了,但他依然不闲着,只要有人找他要笔,抽空就做。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一个月也就做20来支毛笔,基本上都是老熟人上门订制的。以前做笔为谋生,现在已然成为一种乐趣,他说这辈子离不开毛笔啦。

做一支毛笔需要完成笔头、装套刷胶、修整三个程序,以前三个程序需要三个人完成。于春明说退休后,他自己便能轻松做出一支高质量的毛笔。

2012年,朋友建议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对自己手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保护和传承这门手艺。”最终,于春明和“齐笔”顺利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几年,他还收了一名徒弟,传承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了却了他一大心愿。

说话间,于春明做好一个笔头,他找来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了个“寿”字,算是对笔的检验:“还不错,笔头尖、齐、圆、健,弹性适度,可以进行下一程序了。”(本报记者赵晓明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设备到位,喝泉水啤酒还要多久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李雨)作为泉城市民,品泉、赏泉之余,在泉水边喝上一杯泉水啤酒也是一件美事。自从泉水啤酒的概念提出以来,泉...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1岁老人痴心齐笔65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