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到数百人抱团取暖,从2013年组建工作室到2017年成立“贝壳视频”孵化平台,一直在短视频领域深耕的90后小伙刘飞,与本报记者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来源:大众日报 2019-03-15 10:19   https://www.yybnet.net/

“贝壳”孵化平台的创始人刘飞。■周末人物我们都是追梦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本报记者卢昱

3月7日,济南东部的汉峪金谷内,柳条开始泛出鹅黄。在互联网大厦32层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短视频品牌“何仙姑夫”、“贝壳视频”孵化平台的创始人刘飞。

这位1990年出生的小伙子,有着互联网职场90后的标准打扮,一身休闲装,脚蹬篮球鞋。他的办公室相当简易,一桌一椅一电脑,办公椅后靠墙的立柜中,摆着大大小小数十种漫威手办。公司的办公场地也比较简洁,水泥地面,白墙偶有动漫涂鸦。在“惊蛰觉醒,万象更新”的易拉宝后面,年轻的员工们戴着耳机,在紧张地编辑各种视频。

“32楼这儿是1000平方米,13楼我们有个500平方米的拍摄基地。济南中心大概有70多人,北京有30多人,上海有个纯做商务的小团队,有8个人。”刘飞介绍道。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刘飞的步伐不紧不慢,每年都上一个台阶……

生逢一个好时代

谈起与短视频结缘,刘飞分享了一个小插曲:“我记得很清楚,上高中时,在学校电线杆上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招生广告,上面写这个专业以后从事新闻、编导、电视节目行业。我当时一看就觉得这不就是我以后要做的吗,真是一下子觉得人生光明了。然后,我马上就给那个人打电话,就去参加艺考培训了。”

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读书期间,刘飞在忙着学习视频制作的同时,还关注网络发展。“我当时连个安卓手机都没有,也不知道什么是安卓,就在一个论坛上推广安卓应用软件,用几个月时间从一个小白做到版主。那时一个月能赚一笔生活费。”

2011年,还在读大学的刘飞,在宿舍做了个恶搞视频短片——《老男孩》。第二天,他兴奋地发现自己的作品上了优酷首页,评论点击都很高。这让刘飞第一次尝到作品走红的乐趣。“我感觉这是传媒人的特性,就是觉得自己的东西被认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兴奋之余,刘飞有种强烈的感觉:以后的生活、工作应该会和网络视频相关联。“做一档节目,一定要去电视台吗?短视频能否成为一种创业方向?”当时的刘飞,已经在心里埋下了短视频创业的种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刘飞凭借敏锐的直觉和一腔热情钻进短视频领域。2012年,这位22岁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边工作边利用业余时间做视频,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开始,后来发展到在济南文化东路专门租了间公寓,成立起三个人的工作室,正式开启短视频创业。

刘飞说,自己算是第一批自媒体创作人,抢到了最鲜的螃蟹。“我们当时没有任何收入。现在这种上传视频产生流量然后有广告分成的模式,也是当时我们跟视频网站一起探讨出来的。”

“当时我们制作了视频传到优酷上,有100万的播放量,但平台一分钱也不给我们。我们当时会参加一些线上的比赛活动,奖品是各种新潮数码产品。我记得当时一年拿了四五个苹果4S手机。”刘飞说。

刘飞说自己很幸运,生逢一个好时代。“我们一块儿做视频的,有个叫易小星的人,他最初在建筑公司上班,后来专门做短视频。新媒体行业非常公平,只要你有能力、能吃苦,都能在这个领域内冒出来。”

2013年,刘飞的“何仙姑夫工作室”成立,专注于搞笑视频和影视穿帮节目制作。当时主要主打UGC(UserGeneratedContent,即用户原创内容),刘飞称他们是全网第一家有节目思维的UGC,也就是按照节目的生产逻辑来制作短视频,并且在微博等渠道全网分发。

2013年组建工作室,2014年拿到一笔优酷的投资,2015年成立公司,刘飞认为“何仙姑夫”的每一步都走得比较稳。“2014年底拿到一笔优酷的投资。当时有人觉得拿资本会有一些不好,没有话语权,受制于人,像是给人打工,现在看还是想多了。当时,投资机构的管理层叫我去北京,吃了一顿便饭,我们就敲定了合作。这给我两点启发,一是业务、内容很重要,二是资本也同样重要。我们在后期融资上还是比较顺的,而且比较注意节奏。投资不单单是给你投钱的,他还能在产业资源,或者行业资源给你很大帮助。”刘飞分析道。

短视频海洋中发现珍珠

2015年,何仙姑夫公司成立之后,很快推出了《麦兜找穿帮》《囧闻一箩筐》《妹子说热剧》《创意配音》等系列短视频,走上了PGC(专业内容生产)的道路。“当时市场上并没有这种穿帮类的节目。”刘飞说,他喜欢做一些创意性的内容,做了一两个穿帮视频之后,觉得成绩不错,因此就做成了系列化,跟其他节目形成了差异。也是从此时开始,“何仙姑夫”这个IP开始广为人知,其打造的穿帮节目成为爆款,收割了短视频领域第一波流量红利。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选择和努力是次要的,关键是要顺势而为。“我们每个节点踩得比较准,也会提前做一些布局。我们是一家比较有危机感的公司。”谈及公司的发展历程,刘飞总结道。

很多学习传媒的学生,也会找刘飞来取经,咨询创业经验。“我毕业时,算是短视频爱好者。到2014年,大家都在讨论新媒体、自媒体,我发现当时是一个好时机,所以应该把它做成事业。如果不是那个机遇,我肯定不会那么早创业。我在大学时规划得比较清楚,至少先工作三到五年,比如说在电视台或传媒公司,或者在互联网平台,积累一些相关的工作经历,再去创业。”

刘飞说,自己也是在边做边学。“首先最核心的是在业务上要提升,这是一个大前提。因为每个创业者的成长轨迹肯定不同。2015年、2016年,每年下来我都感觉像经历了三年一样充实。那时我就去学投融资的课程,没有其他的捷径。只能说是,知道缺什么就去补什么,得知道每个阶段自己补充哪些能力,这是对创业者来说最大的考验。比如说五六个人的时候无所谓嘛,就做项目,但到三四十人,你就得考虑怎么设置组织架构,培育管理层了。我们现在100多人,更复杂了,除了各种制度,还得考虑企业文化怎么去建立、打造。”

要想做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学习本领和把握机遇,两者不可或缺。“成立公司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是2016年下半年,我们从制作到平台模式的转变。其实我们当时一直在思考,做短视频,再大能怎么样呢,也就是做十几个节目。”

2016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这一年有更多人进入到短视频行业。“那时很多人开始做短视频,他们跟2012年我们刚起步时一样,缺乏专业的策划、运营、招商经验。我们有这方面的能力。当时也正好赶上了国外成熟的网红经济运作模式MCN兴起来,就是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这个概念,就是基于一个多渠道多频道的管理机构,类似于孵化公司。”刘飞分析道。

这次,刘飞依旧走在行业前列,进军MCN。2016年5月,刘飞专心做一个事,开始做转型升级,从制作到平台模式。那时,他在几个月内签约了数个方言类、美食类的创作者,尝试MCN的模式。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成长和经验积累,将MCN模式“摸熟”后,2017年9月份,“何仙姑夫”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后,“何仙姑夫”也发布了MCN服务品牌——“贝壳视频”。

刘飞给自己的MCN机构命名“贝壳视频”,是希望可以在短视频海洋中发现珍珠,像贝壳般提供有价值的成长和服务环境。

刘飞告诉记者,目前“何仙姑夫”和“贝壳视频”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品牌,作为公司的两大品牌矩阵。从定位上来看,“何仙姑夫”是自制内容矩阵,由内部孵化内容;“贝壳视频”是MCN机构,对外签约、孵化红人。

基因是最关键的

脱胎于“何仙姑夫”的“贝壳视频”有着天然的视频基因,成长速度飞快,相继获得数千万级的融资。

刘飞提出“基因”这个概念,让同行颇受启发。当然,这也是经实践检验的,2015年时,很多巨鳄般的传媒公司进驻短视频。“一开始我们真的很恐慌,就觉得是正规军进来了,我们这种游击队肯定竞争不过人家,但后来发现他们都没做起来。经过那几年,我重新理了一下,做这个行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基因,团队的基因,新媒体的基因是最关键的。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有的做社交软件的公司,想做电商就很难。成功的公司都是顺着基因做起来的,你看淘宝不会再去做社交软件,腾讯也不会说搞个大的电商平台。”刘飞说。

刘飞认为,内容公司做MCN的优势在于具备短视频经验,了解整个行业是如何工作、运作的,同时能够发现行业真正的痛点是哪些。“一个是行业、平台需要优质内容,之前有网站编辑对接创作者,但随着创作者数量的增多,不可能一一去对接。”刘飞说道,“还有商家,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找到红人进行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者的成长路径需要被挖掘和培养。“我们作为平台,有时也会错过一些优秀的创作者。我越来越发现对市场的敬畏之心真的很重要,说不定真的错过了。创作者在UGC的时候依靠自己的天赋能够积累一些粉丝,但在下一个阶段的时候需要具备更专业的东西,这就需要第三方的公司帮助他们。”刘飞认为,正是因为平台、创作者、商家三方都有需求,所以MCN的问世是大势所趋。

在互联网大厦13楼的贝壳视频拍摄基地,记者在视频录制现场看到,有三个年轻人在拍摄美食节目。在基地中,还可以搭建诸多场景,以满足后期技术处理。刘飞介绍说,贝壳视频为网络红人提供的帮助体现在四个方面:内容管理、品牌包装、商业变现和后台保障。

目前,“贝壳视频”已签约了近百个垂直类短视频IP(IntellectualProperty,即知识产权),涵盖了搞笑、二次元、美食、旅行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何仙姑夫”凭借成功打造出“贝壳视频”,再次在短视频领域抢得先机。刘飞也清晰地意识到,短视频行业的竞争还将加剧,而且随着MCN机构遍地开花,内容型公司做MCN机构不再是新鲜事。

“内容为王”仍是招牌

自2017年起,多个短视频分享软件异军突起。从实际流量比例来看,娱乐搞笑类的短视频堪称流量担当。任何短视频生产者都无法回避流量点击的诱惑,这导致整体内容格局的浮浅和轻松,严肃内容和深刻思考被淹没、忽视。在刘飞看来,并非只有像搞笑、美妆等体量大且容易变现的领域才有前景,一些细分领域反而更具备优势,“内容为王”仍将是短视频的黄金招牌。

“我们一直以来也在给团队强调,做短视频,一定不是为了纯追求流量、吸引眼球。现在党和政府也在加强这个引导、监管,让整个行业去净化。我们也有意识地去刷新大家的认知。之前大多数人觉得‘网红’这个词是不好的,其实我们的红人很多凭借自己的才艺、技能吸引粉丝,传达着正能量,这些才是真正的网络红人。”刘飞说,“短视频背后代表着某种价值观。观众喜欢你传达出来的价值观,才会对你产生好感。”

在业内,有“品牌需要IP化,IP需要人格化”的说法。就像影视明星的人设一样,人格化代表了魅力和价值观属性。很多网络红人自带个人标签,这种特色定位,也有一些矛盾显现。比如某方言类红人,一旦选择了方言的特色,等于放弃了其它特色,只能在单一特色上走下去。对此,刘飞说,“我觉得这是我为什么从制作到孵化平台转变的原因。如果有100个、300个、500个特色的时候,就能满足不同需求,那就丰富了。现在社交方式逐步从文字转变到视频,现在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向视频领域来竞争,越竞争其实优质内容越稀缺,越急需,那我们就做好内容。”

好的内容,离不开强大的制作团队。刘飞坦言,技术、创意人才的缺乏都是大问题,“现在很多人在思维上还是受限制。很多基础不错的学生,都想着去端‘铁饭碗’。我们现在有一些岗位两三个月都找不到合适的人。”

最近两年,刘飞开始重点关注山东的创作者。“我想利用地域优势去挖掘一些本地创作人,培育起来。比如我们最近签了一个济南的创作者李逍遥,他之前做配音,我们给他重新包装,用济南话说济南美食,比如把子肉、烤地瓜啥的,还有一些美食探店,现在也挺火的。去年,我在网易参加一个会,有个人去找我,他说自己是德州做短视频的,想跟我们合作。我才注意到原来山东现在也有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

刘飞说,希望贝壳视频自身的发展,能丰富山东的文化产业板块,促进当地新兴文化氛围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想促进氛围的成长,让之前有些滞后的氛围热闹、火爆起来。只有这个行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我们在里面的发挥空间才会更大,产业链才会比较繁荣。去年,我们推动在济南举办首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就是想带动一下济南的新媒体氛围,提高‘贝壳’的影响力。”

“短视频+”时代将到来

随着MCN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逐渐走向成熟,短视频达人的孵化、内容生产慢慢走上工业化生产道路。但刘飞坚持认为,工业化不等于流水化。“工业化肯定是趋势,意味着更加标准化,但不代表能够达到批量化、流水化。每个人的特性不同,各有特色,所以不能用一套批量化的模式去复制。”

2017年,除了专门的短视频平台,大众点评、网易云音乐等垂直类平台也上线了短视频功能及专区,电商平台淘宝更是将短视频玩得风生水起,着力于打造内容型短视频。对于短视频的发展趋势,刘飞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短视频+”。

“这基于大家之前提的‘互联网+’。将来所有的电商平台,第一个商品展示页面都是视频。你看美团、大众点评上,也都是视频。现在短视频已成为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基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电商、知识付费,把一个红人打造起来之后,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去尝试,这是最好的一个阶段。”刘飞说。

“短视频将成为全民化的工具。”刘飞认为,说短视频是传播工具、技术手段也好,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载体也好,总而言之,短视频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两年来,抖音、快手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短视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公司会有更大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流量和网速的问题得到解决,为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行业的变化深有感触的刘飞认为:“未来不再是互联网+,而是‘短视频+’的时代,短视频可以加入一切产业、一切行业。”也就是说,短视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内容形式,而是走向全民化、工具化。

如今,“何仙姑夫”和“贝壳视频”作为两个独立品牌走在各自的道路上,承担着不同的期待。对于“何仙姑夫”这个相对成熟的品牌而言,刘飞希望能够将其继续打造成为泛娱乐领域的头部IP;而对于“贝壳视频”而言,刘飞的规划中有这么一项:基于短视频IP孵化,从而打造一个成熟的短视频产业链平台。

“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明确,在这个链条里面是内容方,提供优质的内容、创造者。我现在旗下有几十个短视频的品牌、节目,可能我三年之后会有1000个,我们孵化更多的内容,还是跟头条、微博这些平台合作。他们这些平台不会生产内容,我们是各司其职。”刘飞说。

关于短视频的变现问题,刘飞提到一点:越来越多广告商选择短视频进行品牌营销。“大家都意识到短视频是一个趋势。”经历了短视频行业从新兴到爆发之后,刘飞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在他看来,现在行业所处的位置是“非常具有红利期的起跑点”。

而短视频“润物细无声”地插入软广,在当下也变成大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刘飞说:“我们不排斥短视频插入广告,但我们会有要求,要以用户体验为第一前提,然后去看适合接什么广告。短视频应该做到广告即内容,内容即广告。什么样的广告商家适合什么样的内容创作者,再将产品广告和视频内容相结合,这样更易于粉丝接受。”

刘飞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粉丝之所以会喜欢创作者的视频,很大原因就是产生了情感认同,当一些短视频创作者融入了广告,粉丝反而会替他买单,有时还会有“你终于接广告了”这样的评论。

从2009年开始学习短视频创作,到现在带领贝壳视频荣登各大MCN机构排行榜榜首,刘飞这个年轻的行业“老人”感慨道:“未来几年,互联网里面一定会成长出新一批文娱公司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自己公司未来十年的愿景也是这样,当然这个还得靠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刘飞依然沉着冷静。“应该沉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模式、内容和行业,对行业有更清晰的认知。目前的短视频行业,还有哪些领域和市场没有被开拓,还可以挖掘怎样的价值,都需要认真分析,不能追着风口跑。”他分析说。

愿刘飞求仁得仁,让“贝壳”培育更多珍珠!

新闻推荐

花一万五植发,五个月后起纠纷 顾客称效果未达到预期,植发机构称生长时间还未结束

赵刚表示他现在的发际线比当初设计的高了一手指的宽度。44岁的赵刚(化名)深受脱发的困扰,于是在网上找到了...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到数百人抱团取暖,从2013年组建工作室到2017年成立“贝壳视频”孵化平台,一直在短视频领域深耕的90后小伙刘飞,与本报记者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