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 如果每月12%的高息返利没出现异常,济南老人张大爷仍会做着自己的发财梦。他没想到自己的23万养老钱仅仅投资了2个多月,承诺高息回报的“新开达”公司就关门了。四年来,老人一直盼着要回23万养老钱,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诱 惑
为实体企业借款
月收益高达12%
“2013年时,历山路与山师东路路口附近出现了一个叫‘新开达’的投资理财公司,里面装修得不错,经常有老年人进进出出。 ”今年71岁的张大爷住在山师东路附近某小区,退休后经常在这附近散步,他每次路过“新开达”时都会收到一些有关理财投资的宣传彩页。
“新开达”所谓的投资项目就是为河南多家实体企业提供借款担保,当时工作人员宣称资金绝对安全,而且可以获得高出银行存款利息3倍的收益,到期后会归还本金。 “每月收益率能达12%,的确比放在银行里挣得多。 ”张大爷说,当年有很多投资理财公司,这种收益率已经算低的了,而在他看来,收益率稍低,安全性就会越高。
“‘新开达’的工作人员还带着我们去河南的企业实地考察。 ”张大爷说,他在实地参观了厂房后感觉河南当地企业比较正规,也就放心进行了第一次投资。这次投资,张大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10万元,不仅收益高,而且真的在到期后返还了本金。
意 外
投资仅2个多月
“新开达”就关门
“第一次投资时,返利都很正常,也可以正常提现。 ”尝到甜头后,张大爷想继续投资,他说 “新开达”持续运行了一年多没出问题,他认为该公司是比较安全的,于是在2014年11月20日进行了第二次投资。 “加上第一次投资的本金和利息,第二次一共投了23万。 ”
张大爷第二次投资合同约定的借款期限是自2014年 11月 20日起至2015年2月19日止,借款的月收益率为12%。该合同不仅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还约定了违约责任。
然而,看似正规的合同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据张大爷介绍,他在2015年1月就得知“新开达”出现了提现异常的情况,没多久他来到“新开达”办公场所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后 悔
23万投资款
不知何时能要回
为啥看似靠谱的 “新开达”投资理财公司会突然关门呢?“听说是资金链断裂了!”张大爷说,“新开达”投资理财公司其实是山东新开达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且山东新开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历下区分公司还改名为山东新开达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济南历下分公司。
采访过程中,张大爷拿出了曾经悬挂在山东新开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历下区分公司办公室内的相关证件。营业执照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显示其机构名称为山东开达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并非山东新开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历下区分公司,这就意味着位于历山路的“新开达”投资理财公司并没有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公安部门立案了,法院也判了,但是我们的钱还没有要回来。”张大爷说,他盼着最初的23万元投资本金能够正常返还,但是“新开达”相关负责人已经判刑,23万元养老钱仍然难要回。 (程凌润)
新闻推荐
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什么是企业家?怎么样才能成为企业家?”3月16日,济南市青年民营企业家商会的40多...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