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步跨入地铁时代,乘地铁成为市民日常。本报记者周青先摄
济南地铁运营首日,不少市民就尝到了甜头,出行更加便捷。本报记者周青先摄1号线的正式商业运营,不仅为整座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也带活了一条“经济走廊”,方便了沿线企业、高校、社区,出行更加便捷。运营首日,都是什么人在坐地铁?记者做了探访。
1日上午7点半,记者在济南西站地铁站点发现,通往工研院方向的客流量明显增加,多为上班族、学生及老年人。
乘客廖女士告诉记者,她在长清园博园附近上班,家住在济南西站附近,以往都是和同事拼车,或是开私家车去单位。廖女士说,单位要求8点半必须到岗,但是这个时间是出行拥堵高峰,每天都很慌张,“现在通地铁了,出了站点不多久就能到单位,而且地铁都很准时,来回一趟只需要十元钱,不光省了不少通勤费,关键是时间成本降低了不少。”
除了廖女士这样的上班族,还有一些在长清大学城上学的学生也尝到了甜头。魏杰是山师大二学生,家在和谐广场附近。他每周末都要回家,对于地铁通车的便利,魏杰说,原来没通地铁的时候,要么坐22路公交车,要么打车,“乘坐公交车有30多站,公交车上几乎都是大学城的学生,每次都是满满当当,如果没有找到座位,只能背着大书包站一路了,当时感觉从家到学校是要挤掉‘半条命’的节奏。”
魏杰说如今通了地铁,他可以从济南西站站点上车,坐到大学城下车,感觉省去了诸多麻烦,最重要的是节省了时间,并且地铁每一班的间隔时间仅需几分钟,再也不需要苦苦等待了。
本报记者李庆斌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日讯(记者于悦)3月31日上午,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槐荫区人民政府、长清区人民政府、济南城建集团和济南轨...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