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仪式济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义洪(中)视察玉函山公墓。公祭台开展鲜花换火纸活动。设立观察哨,杜绝安全隐患。开放日活动开展“情系黄丝带”活动。
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自2008年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以来,市民政局积极主动应对节日期间群众大规模、高密度祭扫带来的安全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挑战,连续多年实现了“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
又到一年清明追思时。为确保市民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清明节,济南市民政部门在服务保障清明安全祭扫上再次出击,督促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全部制定了清明节应急预案,并组织检查组,对殡仪馆、公墓等殡葬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安全隐患大排查,彻查安全隐患,整改安全问题。同时要求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在清明节期间,延长服务时间,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确保市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为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绿色殡葬理念,市民政部门向市民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市民文明祭奠,不带火种进山,不在坟头烧纸,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祭扫安全,宣传殡葬正能量。各殡葬服务单位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个性化应急管理和服务保障措施,力争把每一项服务抓到细处、落到实处。
市殡仪馆
创新多样化祭扫形式
今年,市殡仪馆以“文明低碳祭祀、倡树清明新风”为指导,以安全稳定、群众满意为重点,周密安排、落实职责,确保清明节祭奠服务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开展“清明共祭”服务
为树立文明祭扫新风,今年清明节市殡仪馆创新推出“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即将馆区寄存室喷泉水池填平,设立公共祭奠区和祭奠台,由礼仪人员组织祭奠群众分批次集中祭奠,提高祭奠人群流转速度,缓解清明节期间拥堵扎推祭扫现象,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祭扫观念,宣传良好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升级网络祭奠方式
今年市殡仪馆对官方网站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在官网和“济南白事通”微信公众号上,开辟网络祭奠专区,使市民足不出户就可追思亲人,避开人流拥挤,方便安全。
●设卡立哨确保安全清明
市殡仪馆为保障清明祭扫安全,协调消防和公安部门,设置消防安全点,增加消防车和消防器材,设立消防观察哨,24小时防患于未然,并通过高音喇叭宣读安全倡议,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平安清明活动。
莲花山殡仪馆
倡导生态殡葬新风尚
莲花山殡仪馆现有寄存骨灰不足2000个,根据往年数据统计,清明节当天最大人流量约2000人。本着“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充分做好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人身安全,优化殡葬服务,倡导移风易俗,努力为群众营造一个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
●海葬活动持续开展
根据群众需要,莲花山殡仪馆今年承接济南市民参加青岛海葬的报名工作,根据青岛方面的工作安排,计划在5月和10月开展海葬活动,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壁葬项目即将开工
为了给群众提供多元化的绿色殡葬设施,引导群众将绿色殡葬理念贯穿到殡葬活动全过程,今年,莲花山殡仪馆将全面启动壁葬项目建设,在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同时,为群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环保的、更有意义的寄托哀思的安葬方式。目前,壁葬项目施工招标已经完成,计划5月份开工建设、8月份竣工。
●开展多样化祭扫形式
开展“情系黄丝带”活动,让群众在黄丝带上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开展“鲜花换火纸”活动,免费为祭奠群众提供鲜花,引导群众放下手中火纸领取一束鲜花;开展“卡片传真情”活动,免费为群众制作“心语卡片”,在卡片上面书写对亲人的“寄语”,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开展“网上寄哀思”活动,开通“网上祭奠”平台,鼓励群众通过网上祭奠,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延长工作时间
清明节期间前来祭扫的群众较多,为了方便群众祭奠,莲花山殡仪馆4月5日至7日服务时间为8:00至17:30。
●开通临时摆渡车
莲花山殡仪馆经与市公交公司沟通,开通了省委党校至莲花山殡仪馆的临时摆渡线路,方便群众绿色出行。
●完善配套设施
联系公安等部门,在旅游路和莲花路交叉口安装信号灯和道路指示牌,方便群众确定馆区位置;联系高新城管部门,对馆外道路两侧补种绿植,美化环境;对馆区外破损、沉陷路面进行维修,方便群众出行;定期安排馆内物业对馆区外环境进行清理,给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治丧环境。
●健全安全保障机制
与公安、交通、应急、城管等部门联系,明确关键岗位、重点时段和重要场所的安全管控责任,严格落实应急值守、重特大事故报告制度以及清明节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同时加强人员车辆疏导和火源管控,确保不发生拥堵踩踏、火灾等安全责任事故。
玉函山公墓
引导文明祭祀打造绿色清明
玉函山公墓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完善便民措施,宣传文明祭扫,倡导文明绿色祭奠,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充分做好应急管理和服务保障,通过鲜花换火纸等活动,确保群众在寄托哀思、缅怀亲人的同时,度过一个文明、环保、安全的节日。
●启用无人机进行无间断巡查
为确保清明节期间安全工作,加大机械设备监控巡查,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玉函山公墓将在清明节期间首次启用无人机值守,在原有人工观察哨和流动哨的基础上,由专人操作,每天早8:00至16:00不间断巡航,360度无死角地监控玉函山公墓内清明祭扫情况,第一时间发现不文明祭扫行为,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清明祭扫安全。
●设置“绿色殡葬”宣传点
在园内搭建遮阳棚设立“绿色殡葬”集中宣传点,增加宣传横幅标语,设立饮水处和便民服务处,开展“垃圾换礼品”活动,倡导群众减少垃圾留置,自觉维护良好环境。联合市局团委等部门,组织志愿者开展“鲜花换火纸”活动,引导市民减少烧纸污染。玉函山公墓继续协调共享单车公司,为群众设置骑行专区。
●实行11小时工作制
清明节接待服务日自4月1日至4月7日,预计祭奠高峰为4月5日、6日、7日。玉函山公墓将延长工作时间,实行7:00至18:30的11小时工作制。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发布祭扫场所动态、人员流动情况、车辆停放等信息,使有祭扫计划的市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合理安排祭扫时间。
温馨提示:由于顺河快速路南延(英雄山立交至南绕城高速)工程正在施工,提醒广大市民错峰祭奠、绿色祭奠,尽量避开每日9:00-11:00、13:00-15:00时段,采取乘坐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前往玉函山公墓祭扫。
嬴城殡仪馆
切实规范和优化殡葬服务
嬴城殡仪馆出台多项措施规范行为,优化殡葬服务,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治丧、祭祀等安全服务保障工作,给广大祭扫群众提供一个“平安、温暖、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
●严格管理个体殡仪车辆3月20日,嬴城殡仪馆完成了2019年个体殡仪车辆资格审核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车辆管理工作,坚决遏制殡仪车主乱收费问题,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清明节期间,安排专人对进馆车辆进行交通疏导,切实做好车辆有序停放工作。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节前,嬴城殡仪馆集中组织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包括冷藏间、火化炉、变电房、骨灰寄存室、油料库)等开展细致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节日期间,嬴城殡仪馆将严格落实支部班子成员坐班一线岗位制度、人员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绷紧安全弦,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建立祭祀值班值守制度
针对清明节期间群众来馆祭祀、领取骨灰下葬等问题,建立祭祀值班值守制度,落实责任到人,督促业务室服务人员积极做好骨灰领取登计和祭祀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服务工作万无一失。
●节日期间殡仪服务不走样
全馆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节日期间,人员全部配属一线,确保遗体告别、火化等殡仪服务不走样,持续打造“温情殡葬”服务品牌。
●多形式宣传“绿色殡葬”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努力打造“平安、温暖、文明、和谐”清明的具体要求,着力加强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和惠民殡葬举措,大力弘扬厚养薄葬和绿色殡葬理念,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向市民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摒弃焚烧纸钱等丧葬陋习,提倡“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倡导采用文明低碳安全祭祀等形式。
嬴城蟠龙山公墓服务中心
全力保障祭扫安全
清明节来临前,嬴城蟠龙山公墓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清明节工作协调会和市民政局对加强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的安全管理、服务保障等有关要求,按照“集中排查、消除隐患、杜绝险情”的工作思路,积极协调交警、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共同协作,全力以赴,切实做好整个清明节期间的安全保障和优质服务工作。同时,以此次重大祭扫节日为契机,大力宣传“绿色”生态殡葬,积极引导群众逐渐摒弃传统的丧葬习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安清明”。
●确保道路畅通
由交警部门出警出勤10人,维护整个上山道路的车辆秩序,并在清明节期间实行道路交通管制,防止出现道路交通堵塞,确保整条上山道路畅通无阻。积极协调驻地村庄对道路障碍物进行清理,确保不出现道路“瓶颈”。
●确保无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由派出所出警出勤8人,负责整个清明节期间的祭扫秩序的维护,确保无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确保无火灾险情
由消防部门出勤6人、消防车1辆,负责整个清明节期间的消防安全保障,确保“大节无大患”。同时,服务中心自备风力灭火机3台,干粉灭火器30个,全部置于墓区主要干道。整个园区的消防管道全部处于备用状态,确保一旦出现火灾险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
●确保墓穴管理“零投诉”
进入3月,嬴城蟠龙山公墓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在各自划定的责任区内对墓穴进行“地毯式”检查、维修,并免费为客户擦洗墓碑,确保墓穴管理“零投诉”。
●确保服务保障到位
设立“便民服务站”,为祭扫群众提供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常规用药、饮水和引导服务,真正让祭扫群众感到温馨、暖心、贴心。
●配套500余套小型墓满足绿色殡葬需求
2018年,嬴城蟠龙山公墓服务中心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景观长廊、树葬、花坛葬、长廊格位葬等新型生态葬区。今年,按照民政部新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安装500余套面积为0.8平方米的小型化、艺术化墓穴,引导人们逐渐摒弃传统墓碑葬法,全力引领“绿色殡葬”发展。(文/图 本报记者 兰萃 通讯员 孙建新 司晴)
新闻推荐
4月3日,市血液供保中心各党支部委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团支部成员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清明节悼念活动。他...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