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记者 孙墨琦 通讯员 孙静 王莹
赶时间叫外卖,想减肥先节食,为应酬酒局多……在饮食方面,大家似乎都选择随欲而为。你知道吗?这首当其冲损伤的就是消化系统。4月9日是第10个“国际护胃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胃不舒服已成为家常便饭。有报道指出,几乎所有的胃病,特别是胃溃疡和胃癌,男性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
容易忽视的“大问题”
明明肠胃不适,却要检查心电图?最近,56岁的张先生因消化不良就诊时,因为这项检查百思不得其解。“我日常除了血压偏高,其他并无大碍,这几天总是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便来医院看看,这和心脏有什么关系?”对于他的质疑,检查结果给出了答复。急性心梗诱发的急性胃炎,一般伴随恶心、干呕、胃疼等消化系统症状的表现,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才能脱离生命危险。
“在临床门诊检查中,心电图检查已成为一项常规检查。”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卜凡涛介绍,针对40岁以上、有腹痛表现、并伴有日常基础疾病的患者,他们都建议进行心电图检查。出现消化系统不良的症状,并不代表只是胃肠道不适,有的时候也是全身疾病的预警表现。这些症状如若不能及时准确地被诊断发现,往往会危及生命。
同样因恶心呕吐入院治疗的王先生,在经过进一步检查后,竟然发现糖尿病“中毒”。王先生今年26岁,最近总是不停地想喝水,吃过早饭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吃了健胃消食药,症状也没见好,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提示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据介绍,酮症酸中毒是由于患者胰岛素严重不足或擅自停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使血糖显著增高,脂肪分解加速所致。王先生可能平时没发现自己血糖高,属于爆发性糖尿病。
过度紧张的“小问题”
“前段时间减肥,一天一顿饭,现在看什么都没有食欲,吃点儿就饱,有时还有干呕症状,趁单位查体看看是不是胃出了问题。”在查体中心排队检查的刘女士说,消化系统检查有胃镜,C13、C14呼气检查,钡餐等方式,怕疼的她选择了呼气检查。在她看来,这只是检查方式的不同。
“我们针对临床症状表现明确的患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这种方式检查范围更广泛,能发现问题的蛛丝马迹。”卜凡涛介绍,体检常见的这几种检查方式功能各有不同,不能够相互替换。很多患者觉得胃镜检查很受罪,经常拖到出现并发症状时才下决心检查,这是错误的。现在,胃镜管径逐渐减小,更加柔软,检查带来的痛苦越来越小,是一种方便、可靠、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
像C13、C14呼气检查主要是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上超过九成的消化性溃疡和六成的慢性胃炎患者的发病原因,都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造成的。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病的罪魁祸首。
不过,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必恐慌。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40%—50%,属于高感染国家。绝大多数人尽管胃内终身携带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却没有症状,这就叫幽门螺杆菌的携带状态或携带者。在这些所谓“带菌者”中,大约只有1/3的人需要接受治疗。
卜凡涛介绍,大部分患者的胃镜报告结果都显示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其实这是普通的一种疾病,无需担心。一般根据症状治疗,无明显症状可以通过调节日常生活缓解。
日常纠结的“麻烦问题”
“都说阿司匹林伤胃,容易引起胃出血,有时看到大便带血,就怀疑是不是吃阿司匹林引起的?”一位有着10年病史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虽日常服用阿司匹林,但对于它的副作用也是心存忌惮。阿司匹林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中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服用人数众多,但长期服用的一个不良反应就是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虽然发生率极低,始终是很多服用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生活中,很多患者把二者混为一谈,以致出现了怕胃出血而拒绝服用阿司匹林的现象。事实上,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抗血栓形成中的益处远大于其引起的胃出血,况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引起胃出血的几率极小,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保护胃黏膜药物等其他方式加以改善。
卜凡涛介绍,因为服药导致的慢性胃炎等患者并不在少数。很多药物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伤害,像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还有皮质类固醇等药物,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害。如果一定要服用这些药物,要注意正确的服用剂量以及服用时间,最好在饭后服用。
除了阿司匹林,因日常乱用药导致触发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也不少。例如感冒药,医生会建议在饭后食用,就是因为空腹吃感冒药对胃的刺激很大。胃内有了食物后再食用药物,药物就不会直接接触到胃黏膜,对胃黏膜的刺激就可以有效消除。
新闻推荐
拆违现场本报4月8日讯(记者王永通讯员张敏)天桥区2019年城市提升工作、“拆违拆临”誓师大会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